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無限之書筆錄 > 爬行動物1在線免費閱讀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無限之書筆錄 爬行動物1在線免費閱讀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變色龍

變色龍是蜥蜴目避役科爬行動物的統稱,學名避役。皮膚被顆粒狀鱗覆蓋,真皮內有多種色素細胞,能隨時伸縮,變化體色;頭上有鈍三角形突起;雙眼各自獨立,可以自由轉向不同視角;背部有脊棱;四肢較長,前後肢均具5指、趾,分為相對2組,前肢內側3指癒合,外側2指癒合在一起,可相互握持;後肢相反,內側2趾和外側3趾癒合,並相對峙。

變色龍主要分佈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,少數分佈在亞洲和歐洲南部。棲息於樹上,少數物種棲息於地麵。以食昆蟲為主。繁殖方式大多數為卵生,少數為卵胎生。卵生變色龍在交配後3-6周產卵。小型變色龍產2-4枚卵,而大型變色龍可產20-200枚卵。孵化期一般4-12個月。有些卵胎生變色龍種類有5-7個月的妊娠期,1次可產多達30個幼體。

變色龍因火災或者森林砍伐等影響避役的壽命、幼體產出的時間和影響種群棲息地。

火焰龜

火焰龜屬水棲龜類,主要分佈在北美大陸,生活於湖、河、池塘等地。腹甲一般是黃色的,有時會夾帶紅色,有時又帶有黑色到紅棕色的圖案,圖案的大小和形狀不定。火焰龜的皮膚為黑色到橄欖色,頸部,四肢和尾部長有黃色和紅色的條紋,頭部則有黃色的條紋。雄龜具有較長的前爪和粗長的尾部。而雌龜一般體型較大,前爪較短,尾巴比較短細。火焰龜放在玻璃箱中飼養頗具觀賞性,國內也有少量的家庭將火焰龜作為寵物來飼養。

科莫多巨蜥

科莫多巨蜥是一種爬行動物,生活在澳大利亞的科莫多島上。它以其巨大的體型和獨特的皮膚結構而著名,是該地區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除了其顯赫的體型,這種蜥蜴還因其獨特的皮膚顏色而受到人們的關注。

壁虎

壁虎是蜥蜴的一種,也被稱為“守宮”。在西南地區,人們常稱其為“巴壁虎”或“巴壁蜥”。其體背腹扁平,身體上有粒鱗或雜有疣鱗。指趾端擴展,下方形成皮膚褶襞,密佈腺毛,因此具有粘附能力。在牆壁、天花板或光滑平麵上,它們能迅速爬行。

鱷魚

鱷魚為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爬行動物,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。因強盛生命力而繁衍,被譽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“活化石”。屬於瀕危野生保護動物,國際上列為 I 類保護。



蛇屬於脊索動物門、爬行綱,分為頭、軀乾和尾三部分。其棲息環境多樣,包括穴洞、地麵、樹上和水中。蛇是變溫動物,體溫受氣溫影響。

眼鏡蛇

眼鏡蛇,是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爬行動物。眼鏡蛇頸部能膨扁,頸背有類似眼鏡狀斑紋;頂鱗之後冇有一對大的枕鱗;尾下鱗雙行;頭體背黑色或黑褐色,頸部有各種似眼鏡狀白色斑紋,在頸部膨大時尤為清楚;體尾背有窄的黃白色橫紋,有單條或雙條,較整齊明顯或不整齊不明顯;頸部及體前腹麵黃白色,頸部腹麵有二黑點及一黑橫斑,體中段之後的腹麵逐漸呈灰褐色或黑褐色。

眼鏡蛇分佈於越南、泰國、緬甸、尼泊爾、孟加拉國、印度等國;在中國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香港、海南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也有分佈。眼鏡蛇常發現於丘陵山坡、墳堆、灌木林叢及竹園等處。春秋兩季多在洞穴附近活動,而夏季及秋初則分散到山腳田野、河濱、稻田、路旁牆基,甚至於進入家屋;其耐寒性較差,耐熱性較強;眼鏡蛇的食性很廣,能吃鼠類、鳥類和鳥類的蛋、蜥蜴類、蛇類、蛙類、蟾蜍、泥鰍、鱔魚及其他小魚,甚至可吞食同種的幼體。交配期5-6月,產卵期6-8月,產卵數7-19枚。

眼鏡蛇可食用和藥用,蛇毒的生物製劑可治療多種疾病,是優良的鎮痛劑和抗凝血劑。眼鏡蛇毒素分子量小,被眼鏡蛇咬傷後毒素會迅速進入人體血液循環,若不及時救治,會因呼吸衰竭、循環衰竭及急性腎衰竭,最終死亡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