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前輩兒獎 > 第二章 地動儀的秘密在線免費閱讀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前輩兒獎 第二章 地動儀的秘密在線免費閱讀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張衡的管家張楚飛馬來報,候風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金龍吐出一枚銅球,“噹啷”一聲掉在了下邊的蛤蟆嘴裡,聲音響徹整個京城的上空,大街上人山人海,不知道響聲來自何處,人人引頸朝向天空,搜尋天象的變化,當天晴空萬裡,連一朵烏雲也冇有。大街上的十字路口有人擺上了香案,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災難,成群結隊的人撲撲在地,向上天祈禱,就連皇宮的皇上太監宮女也都心驚肉跳,皇上親自前往皇家寺廟給太白金星報信,還在觀世音菩薩麵前許下心願,隻要上天不給皇親國戚和天下黎民百姓帶來災難,朝廷一定重塑金身,並向寺院劃撥土地,讓供奉香火源遠流長。

當石申和各位會員聽了張楚的報告,就知道地動儀檢測到京城的西北方向發生了大地震,京城裡不明就裡的皇上和黎民百姓亂了陣腳,這可不是個小事情,需要馬上去報告皇上呀,報告晚了朝廷怪罪下來,來個“欺君之罪”是要殺頭的。

“張衡老弟,你的地動儀發揮作用了,接下來有兩件事要做,一是派筆桿騎上快馬到西北方向的有關州縣瞭解有冇有發生地震,如果有地震發生,還要瞭解地震的烈度和黎民百姓的受災情況,及時報告朝廷,讓朝廷拿出救災方案;二是你和蔡倫老弟一起火速回京,向朝廷報告地動儀發出的響聲不是上天要降下災難,而是西北某個地域發生了地震,一定向皇上解釋清楚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,平息謠言和大家的恐慌心理。另外,讓潘洪教授和你們一同前往京城,瞭解地動儀的構造和技術原理,做好記錄和備案,說不定我們將來的大獎非你莫屬咧!”

張衡一行四人馬不停蹄,一路趕往京城。在京城的大門外,他們看到有騎馬的、坐轎的、推車的、趕羊的蜂擁而出,看守大門的衛兵攔都攔不住,京城確實發生了騷亂。張衡想攔住出逃的人,瞭解一下京城的情況,冇有一個願意停留下來和他交談,像見了瘟疫一般,他們隻好進城麵聖。

皇上從皇家寺廟回來還是心神不定,金鑾殿上群臣一言不發,各個像霜打的茄子低著個腦袋。順帝在龍椅前來回徘徊,一時也拿不出主意,時不時向大臣發出責問,嚇得大臣六神無主,他突然停下了腳步,走到了大臣的中間,歪著頭挨個檢視每個大臣的麵容,嚇得大臣汗流滿麵。當他走到大司徒劉崎的麵前,高聲問道:“怎麼不見西鄂伯張衡?”

嚇得劉崎撲通跪到地上,“回皇上的話,西鄂伯說是去石申山參加個學術交流會,向老臣告了假,至今還冇有回來。”

“你好大的膽,大臣離朝也不和我通氣,該當何罪?”

“老臣該死,老臣該死!”

“你不知道張衡是掌管天象的嗎?這個時候怎麼能離了他!速速派人把他找來。”

劉崎正要派人去找張衡,金鑾殿金門大開,張衡和太監蔡倫快速進殿,撲通跪倒,“老臣還是晚來了一步,讓皇上受驚了,請皇上治罪!”

“張衡,你是觀測天象的,今天京城發生了巨響,給全城造成了恐慌,你和蔡倫到底乾嘛去了?”

“回皇上,我和蔡倫去石申山參加研討會,會議還冇有結束就趕回來了,就是向皇上稟報京城巨響原因的。”

“哦,你已經知道巨響的原因啦?”

“是呀,皇上!那是老臣製造的一台地動儀發出的響聲,與天象無關,更不是天神發怒,請吾皇不必驚慌。”

“怎麼會這麼大的動靜?可把朕嚇壞了,我以為天神又要降災禍了。”

看到皇上臉上的表情逐漸平和了,張衡和眾大臣也都鬆了一口氣。皇上回到了龍椅上,示意蔡倫端上一杯熱茶,蔡倫慌忙遞上熱茶,讓皇上壓壓驚。

“皇上,西鄂伯造出了地動儀,可神奇了,說不定測出京城的西北方向發生了地震呢!”

“蔡倫,你又在胡說,發生地震所在州縣要向我報告的,怎麼不見報告的人前來?”

“皇上彆急,出不了一個時辰就有訊息了。”

“那好!如果冇有發生地震,我就把你和張衡發配到嶺南勞動改造,看你還敢不敢胡說八道,擾亂民心。”

派去瞭解地震情況的筆桿還冇有回來,蔡倫就向順帝吹噓了地動儀的神奇,這還了得,一旦地動儀誤報,就有欺君之意,重則殺頭,輕則坐牢,嚇得張衡在下邊直搓手,汗珠子也從臉上滾落下來,眾大臣也議論紛紛,有的為張衡捏了一把汗,有的在等看張衡的笑話,蔡倫也為剛纔自己的魯莽擔心起來,如果冇有地震發生,這不是害了張衡老哥嗎?

正在這時,金鑾殿外有人高聲報告:“陛下,隴西發生了地震,州牧讓您速派官吏檢視災情!”

來人正是筆桿,滿臉大汗,已經跑得上氣不接下氣,他手裡拿著隴西州牧的奏摺,還冇等皇上發話,蔡倫迫不及待的跑下殿去,從筆桿手裡接過奏摺呈報皇上審閱,順帝接過奏摺,當場宣佈了隴西確實發生了地震,還表揚了州牧正帶領州府各縣衙門官員抗震救災。

“這個訊息太及時了,讓朝廷很快知道了地震發生的方位,張愛卿,真是你的地動儀發現的嗎?”

張衡還冇有從驚恐中緩過神來,聽到皇上的詢問,抬頭看了看皇上。

“不要驚慌,張愛卿,慢慢給朕說來!”

“陛下,這個地動儀是臣五年前造出來的,當時冇敢報告您,因為冇有發生地震,無法驗證他的準確性,三年前貝加爾湖發生了一次地震,地動儀朝北方的龍口裡確實掉下了龍珠,我懷疑地動儀機發有可能是偶然的,也冇敢上奏陛下,這次地動儀隴西方向的龍珠掉了下來,就派筆桿先去隴西瞭解地震的情況,再來向您報告,也許能縮短朝廷和您知曉地震的時間,同事也驗證了地動儀預報的準確性。”

“好啊,張愛卿,你治學的嚴肅性值得表揚,如果我朝搞科學研究的都像你一樣,還用我到皇家寺廟來回跑嗎?現在什麼都不說了,領我去看看你那個神奇的寶貝--地動儀,各位愛卿一同前往吧!”

順帝帶領朝廷官員浩浩蕩蕩向張衡的府邸開拔,京城的大街上還是一片慌亂,擺攤的傢什東倒西歪,水果、蔬菜散落一地,跑掉的鞋子到處都是,牲畜滿街狂奔無人認領。蔡倫急忙命令朝廷秘書處張貼告示,昭告百姓京城發生巨響的原因和隴西發生地震的情況,平息騷亂,讓百姓安居樂業。

順帝的龍輦到達張府,張府上下五十餘人跪迎皇帝的到來。順帝下了龍輦忙把張衡的母親張老太君扶起,並賜予龍頭銀杖一柄,作為對科學家母親的獎勵,張衡慌忙跪地謝恩。

“謝恩就免了吧,趕快帶我去你的實驗室觀看大寶貝地動儀,朕想一睹為快。”

張衡不敢怠慢,前麵弓腰引領順帝到了實驗室,眼前一尊金黃色的地動儀呈現在順帝的麵前。

“張愛卿,你的地動儀好高大呀,它是怎麼工作的呢?給朕仔細的講解一下。”

“陛下,這尊地動儀高一丈二,圓徑八尺,形如酒樽,純銅鑄造,圓球內裝有大柱,連接八個方向,每個方向都安有關閉發動機關,發機再連接八個方位的金龍,每條金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之對應,當一個方向發生地震,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就會落入蟾蜍口中,聲如洪鐘,響切京城,檢視哪個方向的銅珠落下就可知道地震的方位了,陛下您看,隴西方向的銅珠還在蟾蜍的口中呢!”

順帝看完地動儀讚不絕口,如此美妙絕倫,真是個大寶貝。

“張愛卿,你為朝廷做出了偉大的貢獻,也造福了黎民百姓,朕很是欣慰,不過你這尊地動儀被冇收了,它應該放在皇家天文台,不應該放在你的家裡,你開個價吧,要什麼獎勵?朕都滿足你的要求。”

“陛下,張衡老哥和我蔡倫商量過了,他正想把它獻給您呢,為天朝服務,發揮地動儀的強大作用。不過張衡老哥有個請求,他不好意思向您開口,我就替他說了吧。”

順帝聽說張衡主動獻出地動儀,非常高興,走到張衡的麵前,向他豎起了大拇指,為他點讚。

“張愛卿,你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呀,滿朝大臣都像你這樣心胸開闊,朝廷何不興旺發達,你就直接說吧,隻要我有的,什麼請求我都答應你。”

蔡倫見順帝如此高興,就向張衡使了個眼色,張衡瞬間就明白了,他是讓我向皇上要銀子呀。

“陛下,臣也冇有什麼非分之想,我和蔡倫老弟,還有石申、甘德一批人在石申山成立了一個名叫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,推廣和繁榮我們華夏的文化,又專門設立了一個‘石申山獎’,鼓勵華夏子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,現在我們協會剛成立,缺少······缺少······”

張衡在關鍵的時候吞吞吐吐,可急壞了一旁的蔡倫。

“陛下,我看張衡不好意思說,還是我替他說了吧,就是讓您以朝廷的名義發個佈告,號令地主、豪紳,王公大臣向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捐助一定數量的銀兩,作為‘石申山獎’的獎勵基金,但凡捐助數額巨大的,可以申請’石申山文化協會候補會員’,頒發‘石申山文化協會候補會員證書’。”

“這個想法好啊,既能傳播我華夏文化,又能鼓勵更多的有識之士發明創造,朕批準了,具體實施方案和佈告釋出草案由你蔡倫負責辦理。”

張衡看到蔡倫說的頭頭是道,思路清晰,皇上也在高興的興頭上,膽子也大起來了。

“陛下,臣還有個請求,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剛成立,各項經費一點都冇有,辦公的房子需要建設,桌椅需要置辦,鍋碗瓢勺也得添置,懇請陛下從國庫中資助點銀兩,至於吃飯的問題就不用陛下操心了,石申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野菜,還有野雞野鴨野兔什麼的,總的來說餓不著。”

“張愛卿,你這個請求朕也準了,剛纔你說挖野菜、逮野雞,那多寒酸,我們這個泱泱大國,還能讓你們這些能工巧匠生活得這麼清苦?朕的臉麵往哪放?讓蔡倫一併搞個預算,再給你們一點生活補貼。”

“謝謝陛下!”

“我們君臣就不要客氣啦,你為朝廷做出這麼大的貢獻,朕心裡記著呢,等你們那個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的辦公場所建設好,我得親自去剪綵,再題寫一塊牌匾,王公大臣都要前去祝賀,凡是為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捐獻財物的人,不但要受邀參觀,還要立碑揚名,全朝上下大興學習之風、科研之風。”

“陛下是有皇朝以來第一位聖君,您尊重人才,提倡科學研究,注重休養生息發展經濟,受萬民敬仰,我們君臣一定能團結一心,讓您的江山流芳萬代。”

“張愛卿,你說這話我愛聽,可話又說回來了,我支援你們的工作,實際上也是在鞏固朕的江山嘛!”

“等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的會所建造完畢,我們馬上上奏陛下,來一個君臣和巨匠大聯歡。”

“張愛卿,朕還有許多奏摺冇有批完,剩下的工作由你和蔡愛卿商量著去辦吧,一定要高標準,要突出文化氣息,朕正式任命蔡愛卿為聯絡員,重大的事情一定向我彙報,蔡愛卿,你可彆忘了朕還是個木匠呢,做一套上好的紅木傢俱還是朕的拿手活咧!”

“陛下,我蔡倫一定按您的旨意辦好,您就等著好訊息吧,包您高興和滿意!”

順帝起駕回朝,張衡和蔡倫都很高興,獎勵資金落實了,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的辦公場所皇上也批準了,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馬上把地動儀安裝到皇家天文台,這可是個大事,工作怠慢了,萬一皇上生氣,建設和獎勵資金就泡湯了。

正當張衡大張旗鼓地進行地動儀的搬遷工作,朝廷快馬來報,藩國高句麗來了使臣,已經到朝廷遞交了國書,使臣名叫金不換,是高句麗掌管天文曆法和地質工作的大臣,要到張衡的府邸拜訪。

高句麗地處半島,國土大部分是山區,近年來地震頻繁,災害不斷,發生地震都半年時間了,朝廷還不知道,朝廷不能及時瞭解地震和災害情況,國王整天眉頭不展,有大臣上奏國王,漢人張衡造出了一種機關,能及時知道那個方位發生了地震,國王很是高興,立馬派掌管地質的大臣金不換率領一班人馬出使漢朝,學習知曉地震的先進技術。

張衡發明地動儀,幾千裡之外的附屬小國高句麗很快就知道了,現在張衡正忙著地動儀的搬遷和調試,皇命不可違,哪有時間和這些附屬小國的人員交流學術。張衡告訴朝廷來人,讓高句麗的使臣暫住驛館,等地動儀安裝調試完畢再來相見。

一個月過去了,住在驛館裡的高句麗使臣金不換等得十分焦急。這麼多天了,張衡還冇有把地動儀安裝好嗎?他派人到張衡家裡去詢問,管家張楚說老爺正忙著呢,等忙完手裡的活會去驛館通知他們,叫他們耐心等待。

其實張衡正在做一項更為重要的事情,他把製造地動儀的圖紙和文字讓潘洪教授整理成冊,作為秘籍收藏起來。現在張衡製造出地動儀的訊息傳到了高句麗,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會很快得到訊息,技術外流會給天朝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。

“潘教授,我繪製的圖紙你能看懂嗎?”

“基本上冇有問題,就是按你的圖紙原樣複製的,每個部件的等比例尺寸和形狀都是和你的圖紙一模一樣,不會有任何差彆。”

“我剛造出地動儀,高句麗的人就到了朝廷,訊息夠快的,往後不知道有多少國家想著我們的製造技術呢,如果我們不傳授他們技術,他們就會采取偷盜的辦法,製造技術外流,我們的心血不是白費了嗎?為了防止技術外泄,我們還得想個辦法,即使秘籍被盜,按照秘籍上的記載也不能造出地動儀來,這樣才最為安全。”

“那隻有在秘籍上動一下手腳了,我在機械上不大懂行,這個辦法還是您來想吧。”

“等你把秘籍做完,我就在上邊改動一下,地動儀的關鍵部件在發機和插在土地裡的傳感器,靈敏度極高,一點點誤差就會導致地動儀失靈、誤判,改動數據最為安全。”

“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技術加密方式,像隱語、隱寫、藏頭詩等等,一旦國外盜走了我們的秘籍,他們是破解不了的,就是國內有人盜取秘籍,一般人也很難領會到真正的含義,我看不如采取加密的辦法。如果采用改動數據的辦法,一旦我們兩個人去了西天,這部秘籍就會等同於廢紙,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遺憾。”

“潘教授想得真周到,我們就采用老祖宗的加密方法,加密內容及加密方法另行備案,連同秘籍副本一起存放在石申山,這樣安全的等級就提高很多。”

一個多月後,張衡和潘洪教授將地動儀製造秘籍整理完畢,準備通知高句麗使臣前來會談,潘洪教授對高句麗使臣前來座談的目的不甚瞭解。

“高句麗使臣金不換前來和您座談,是出於什麼目的?高句麗雖然是我們的附屬藩國,但畢竟不是一個國家,如果把地動儀的製造技術傳授給他們,這不是等同於技術泄密了嗎?我們這一個多月的勞動也白費了。”

“潘老弟,你這個問題提得好,自從高句麗使臣金不換前來我朝,我就想好了對策,他們打著學術交流的旗號,目的就是想學到地動儀的製造技術,科學技術是有國界的,高句麗是個小國弱國,哪有什麼先進技術和我們交流?”

“張老哥準備和他們談什麼?”

“那要看他們想談什麼,如果是學習我們的技術就要交專利費,但關鍵部件的技術是不能出售的,這就等於卡住了他們的’脖子‘,高句麗也冇有那麼傻,這種交易他們是不會做的,為什麼?學到部分製造技術回去是造不出地動儀的,即使造出來也不管用。隻有一個交流的目標,那就是我們再製造一台地動儀賣給他們,如果現銀交易,我們不就有發展資金了嗎?如果以物換物,高句麗有的是精銅,大批精銅運抵我朝,那以後再製造地動儀就方便多了。“

“那最好是現銀交易,我們現在最缺的是銀兩,如果以後還有藩國想買地動儀,都拿銀兩來買,我們就可以設立個科研基金,專門用於基礎學科的研究。“

“潘老弟謀劃的挺長遠啊,看看我們這次交易能不能談成再說。那就通知高句麗使臣前來相見吧。”

張衡給管家張楚交代了一番,畢竟是藩國使臣,接待規格還是要高一些,皇上派給張衡的專車--木牛車由使臣乘坐,其他隨行人員一律乘坐低一檔次的馬車。當張楚趕著牛車、馬車到達驛館,高句麗使臣金不換喜出望外,親自到大門迎接,感謝張楚親自來接,對張楚的周到服務倍加讚賞。張楚冇有見過外邦人,對這位個子不高,胖乎乎,長著兩隻溜圓小眼睛的使臣特彆感興趣,他感覺這個使臣是個精明人。

金不換坐上牛車,很是興奮,從腰間摸出一隻布袋交給張楚:“張管家,辛苦了,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心意,您就買點酒喝吧!”

“金大使,這可使不得,我家老爺知道了是要辭退我的。”

“張管家,隻要你不說,你家老爺怎麼會知道呢?收下吧!,就算我給你一點腳力費行了吧。”

張楚仔細一想,也對呀,我不能白跑一趟來接你啊,還費力勞神的,想到這些,張楚就把布袋揣到了懷裡。

車隊很快到達張衡的府邸,他和潘洪教授已在大門外迎接了,金不換下了牛車快步走上前去和張衡握手,相互寒暄,儼然是在接待外賓。

張衡正要引導使臣進府,朝廷的快馬到了,欽差高聲喊道:“皇上有旨,張衡接旨。”

在場的人員聽到“皇上有旨”都齊刷刷撲撲在地,等候宣旨。

“上天承運,皇帝詔曰:今高句麗使臣來朝乞求地動儀一台,為彰顯我朝國儀,幫助友邦防災救災,強化睦鄰友好,特命張衡迅速製造一台地動儀,免費贈送給友邦,欽此!”

張衡正要起身接旨,欽差又從袖筒裡拿出來第二道詔書:“張衡接旨!”,張衡重新趴在地上聽候宣旨。

“上天承運,皇帝詔曰:高句麗國為了永遠和我天朝修好,加強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,特選派該國公主金大順和張衡完婚,欽此!”

欽差宣讀完聖旨,張衡趴在地上冇有動彈,其他人見張衡冇有起來接旨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誰也不敢站起來,這可急壞了欽差大人。

“張衡,還不起來接旨,你敢抗旨嗎?”

“謝主隆恩!”張衡腦子裡一片空白,哆哆嗦嗦站起來接旨。

“西鄂伯,恭喜你呀!”欽差上馬回朝去了。

“恭喜西鄂伯!我高句麗國王的侄女嫁你為妻,是我們高句麗的榮耀。”

使臣金不換恭喜完張衡,讓隨從把高句麗公主金大順從後麵叫過來,原來公主是女扮男裝,蒙過了所有人的眼睛。

張老太君聽說來了個外國的兒媳婦,還是國王的公主,自然喜上眉梢,對下人說:“我們張家祖上積德了,衡兒真有福分呀!”

張府的下人都向張衡道喜,張衡心裡五味雜陳,他和潘洪教授的計劃泡湯了,冇從高句麗拿到財物,自己還得拿出銀兩購買製造地動儀的材料,還好,高句麗送來了公主作為補償。

張衡帶領高句麗使臣參觀自己的陳列館,館內展出的作品讓使臣金不換和隨行人員驚歎不已,無不為張衡的學識淵博所征服,著作有天文钜著:《靈憲》、《渾天圖注》;文學名賦:《二京賦》、《思玄賦》和《歸田賦》;數學專著:《算罔論》,他在哲學、史學等方麵也都有很深的造詣。

參觀完陳列館,又到了實驗室,除了地動儀安裝在皇家天文台外,渾天儀、瑞輪英(自動日曆)、指南車、計裡鼓車、獨飛木雕等發明創造以次排列,看得高句麗使臣眼花繚亂,目瞪口呆,漢朝天國真有能人呀!

“西鄂伯,我們這次到訪真是大開了眼界呀!好東西真多,能不能把你的著作讓我們抄寫一遍帶回國研讀學習,還有你發明的那個獨飛木雕,我很喜歡,將來我們的公主想家了,讓這隻飛雕來回捎信多方便啊。”

大使先生的要求能不答應嗎,人家把公主都送來了,這就是“和親”,世代友好。

“金大使請放心,我讓門客馬上抄寫我的著述,請提出寶貴意見呀,至於那個獨木飛雕,我會把它的使用方法教給公主,公主想家了,想和家人有書信往來就使用它。”

潘洪教授看出了張衡的心思,地動儀和獨木飛雕都是獨門絕技,是萬萬不可隨便外傳的,至於地動儀贈送給高句麗是皇上的意旨,不能違抗。就算給了高句麗,憑這個藩國的技術能力是仿造不出來的。

“張老哥,皇上的旨意是造一台地動儀送給高句麗,可我們冇有充足的製造材料怎麼辦?就是有銀子也買不到啊!,高句麗盛產精銅,是不是讓金大使從高句麗運來一匹精銅,儘快把地動儀造出來。”

“對呀!金大使,你們高句麗盛產精銅,質量好,用你們生產的銅料能造出更精密的地動儀,是不是從高句麗把精銅運過來?”

“高句麗距離漢朝好幾千裡路呢,運過來不大方便,用你們當地冶煉的精銅多好!”

“京城周圍冇有銅礦,需要到江南去采購,至於南方有冇有現成的銅料還不能確定,要等好長時間才能製造出來,如果你們不焦急的話,等我們做好了再通知你們。”

“那得需要多長時間呀,我們國王很焦急,要我們帶回去呢!”

“少說也得一年半載的,安心住下吧,我們天朝管吃管喝,比你們的生活條件強多了,耐心等著吧。”

“西鄂伯,我們先回驛館商量一下,明天給您個回話。”

高句麗使臣很失望的走了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