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前輩兒獎 > 第一章 泰鬥彙在線免費閱讀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前輩兒獎 第一章 泰鬥彙在線免費閱讀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潘洪教授躺在研究所專門為他定製的沙發躺椅裡,麵容安詳,眼角和額頭深深的皺紋伴隨著他一陣一陣的深呼吸時而舒展,時而加深,有時還不停地打呼嚕,但呼嚕聲細小,隻有當助理王東教授檢視恩師的睡眠情況時才能覺察到,這是他第四次檢視恩師,每次看到恩師麵色祥和,睡意濃香,都不忍心打攪,總是輕輕而來,輕輕而去,他知道恩師太勞累了,在實驗項目進入關鍵節點,恩師以84歲的高齡和他的團隊在這座實驗室裡熬過了90多個日日夜夜,儘可能的讓恩師好好睡一覺。這裡是國家重點實驗室,戒備森嚴,曆來都是認證不認人,每一個進出實驗大樓的人員都必須持有安保部門簽發的特殊證件,無一例外,就連科研人員的三餐和生活用品都要安保人員備案,並通過專門的通道送達。隻有重要領導看望慰問這些科學家,也隻能隔著厚厚的玻璃牆幕揮手致意,彼此聽不到問候和答謝聲,這裡冇有電話,冇有手機,更冇有傳聲器,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。

實驗室內安靜得掉根針都能聽到,偶爾能聽到細碎的腳步移動聲,實驗人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靜靜的觀察液體的變化,把不同階段的變化數據記錄在案。躺在躺椅裡的潘洪教授身體翻了個身,睡的正香,他似乎進入了一個懵懂的境界,一個高速旋轉的風洞,強大的氣流吞噎著烏雲,夾雜著亂石樹葉飛馳,不知道將他帶到何方,天地混沌,合二為一,冇有東西南北,曾經跋涉的高山河流還有參天大樹、歡快唱歌的鳥兒不見了,周邊更冇有廣闊的原野,隻有耳邊“嗖嗖”的風聲,越來越快,越來越快,在遙遠的儘頭他好像聽到了洪亮的呼叫聲:“潘教授,我可把你盼來了,你讓我等的好苦啊!”。

風洞的儘頭豔陽高照,風清日朗,潘洪教授飄飄而下,周圍高山林立,鳥語花香,這是哪裡?他辨認了許久,這不是他多次帶領團隊考察過的石申山嗎?山還是那麼的陡峭,森林好像比以前茂密了許多,他的隊友為了尋找稀土礦石有兩人永遠長眠在這裡,這山埋著他沉痛的記憶,怎麼可能忘記呢?

石申山下,一片寬闊碧綠的草坪,一棵遮天蔽日的榕樹,樹下一位老者端坐在石桌旁,手拿一把蒲扇,桌上的大茶碗還冒著縷縷青煙。“潘教授,我在這裡!”,尋著呼聲,潘洪教授應聲而至,“老哥,是你在叫我嗎?”,“是呀!我可在這裡等了你兩千多年呢,終於把你盼來了,功夫不負有心人吶!”

潘洪教授聽老者說他在這裡等了兩千年,不免疑惑重重,把頭搖了幾搖,“潘教授,看來你是不相信老夫啦,你坐下陪我喝杯茶,我給你看樣東西也許你就相信老夫了。”,潘洪教授緩緩坐下,仔細端詳著老者:青色麻布衣褲整潔合體,披肩的白髮隨風飄逸,紫銅色的臉龐,兩道雪白的睫毛稀疏地遮掩著目光,仍感覺神力透背,一撮山羊鬍須鑲嵌在尖尖下巴上,說話聲如洪鐘,老者顯然精神煥發,健康長壽。老者自我介紹道:“我叫石申,生於公元前四世紀,也就是你們常說的春秋戰國時期,我的名字也許潘教授有印象,可絕大多數國人都不熟悉,因為你是探礦的專家,怎麼會不瞭解石申山的來曆呢!“。

石申說著話,就從隨身帶來的獸皮包裹裡拿出了兩疊獸皮布,一部是《石氏星經》,一部是《天文》。潘洪教授從石申手裡接過兩部著作,他還冇有見過寫在獸皮上的文字,以前隻是從《史記》這部書中瞭解到史前有兩部關於天文學的天書,可從來冇有目睹過真容,這次是大開了眼界。

“您就是石申老先生啊!我知道您的名字,您可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天學家。哦,老哥,您這兩部書不是早就遺失了嗎?又從哪裡找到的?”

“你叫我老哥也對,我可比你大著兩千多歲呢,早年我服務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,那時候我們這個民族群雄爭霸,不但要逐鹿中原,還把理想放在了宇宙,各路諸侯命令文臣研究天文地理,探索天空的奧秘,這兩部書就是我苦心研究的成果。”

“既然你大我兩千多歲,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先祖了,你長我年齡這麼多,叫你老哥不合適。”

“你還是叫我老大哥好,這樣說話方便,我苦苦尋找了兩千年,就是給這兩部書找到真正的主人,發揮它的最大作用。”

“據文獻記載,您這兩部書早就遺失了,冇有流傳下來。”

“說來話長,我寫完這兩部書,就呈給了魏王,他頒佈了曆法,找到了礦產,根據天象指導農業生產,發展經濟,實現了富國強兵,稱霸一方。各個諸侯打聽到有這兩部書,紛紛指派武林高手想找到這兩部書,魏王害怕這兩部書被人偷盜取,就交給我保管,這一保管就是兩千多年呀,西漢末年,我的書童在與彆人聊天中泄露了一小部分天機,後來就有了《史記》的記載,西方民族盜取了我的《渾天圖》,他們對我的研究成果還有點將信將疑,有兩個小字輩叫什麼來?哦,想起來了,一個叫哥白尼,另一個叫伽利略的,還造了個望遠鏡,自己命名叫伽利略望遠鏡,整天拿著他的望遠鏡在太空找恒星和衛星,最後他說發現了木衛二,其實我早就在我的《渾天圖》中標註過了,他的發現比我晚一千六百多年呢!隻是他證明瞭我的發現是正確的,說起來我還是他們的祖師爺呢!”石申老爺子越說越激動,眉色飛舞。

“您老還冇有告訴我這兩部書怎麼儲存下來的呢!”

“哦,連年的戰爭,老百姓不能休養生息,我為了躲避戰火就隱居了崑崙山,這兩部著作就一直帶在身邊,大概過了幾十年,有個叫甘德的天文學家到崑崙山找我,我們一見如故,相談甚歡,在天文學領域的研究中,合作的很愉快,就出了部聯合著作叫《甘石星經》,豐富了我的研究成果,哦!我忘了告訴你,我的小老弟甘德估計也快到啦,我前幾天就派我的書童到崑崙山去請了,甘德也會給你帶來驚喜的。”

潘洪教授和石申老先生正在交談,空曠的原野傳來洪鐘般的喊聲:“石老哥,抱歉呀,我們晚到了兩天,讓你們久等了,看我給你們帶來了誰?”。

一群人馬由遠而近,走在前頭的一個人高有八尺,長長的黑髮隨風飄揚,兩道雪白的劍眉搭配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,足顯出他洞察力極強,牽著一頭駱駝,駝背上堆積著一捆捆竹簡,來者正是天文學界的大神,華夏天文學的先驅之一,戰國時期的齊國人甘德。甘德身後跟隨六人,除石申的書童外,有兩人牽著犛牛,三人牽著馴鹿,滿滿的馱載,看來帶了不少的東西。

走到跟前,甘德對著潘洪教授抱拳施禮:“想必這位就是潘洪老弟了,我和石老哥唸叨你好久了,今天終於見麵了!”。

潘洪教授慌忙抱拳還禮。石申老人也站起來給潘洪教授介紹到:“這就是我給你說的甘德老弟,我們天文學界的泰鬥!”。

“石老哥,此言過獎了,我哪稱得上泰鬥啊,要說泰鬥呀,唯您和郭守敬老弟莫屬!這不,我都給潘洪老弟帶來了。”。

甘德把來人一一作了介紹:地動儀和渾天儀發明者張衡、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昇、造紙術發明家蔡倫、天文钜子郭守敬和長壽藥王孫思邈。都是在科學界或醫學界響噹噹的人物。

“各位仁兄,像醫學鼻祖張仲景、數學泰鬥祖沖之、地理學家酈道元、華夏神醫李時珍和科學家宋應星,由於冇有時間上門邀請,實在是遺憾呀,特彆是科學家徐光啟多次囑咐老夫,如果潘洪教授前來,彆忘了讓他和潘洪教授就地質和天文方麵的研究做深入的探討,隻可惜光啟老弟去歐洲講學去了。”甘德說著,臉上露出了遺憾的表情。

“甘德老弟不要自責,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,潘洪老弟也是夜以繼日的工作,像他這個年齡的科研人員還和年輕人一樣堅守在第一線,實屬不易,足見其精神所在,這次邀請潘洪老弟前來也是剝奪了他的休息時間。此次聚會目的有二:一是把我們每個人的研究成果展示給潘洪老弟,讓他帶回科學界,希望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科學進步有所幫助;二是弘揚科學研究精神,讓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崇尚科學,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科學家一道,為整個地球村的文明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。”石申老人做了總結髮言。

“石老哥,這次聚會實屬不易,大多數的科學家都冇有邀請到,就是因為時間倉促,準備不足,您看我們是不是成立個協會什麼的,以後我們聚會就提前謀劃,精心準備,爭取讓我們這個民族的每一位科學精英都能參加聚會,可能會減少很多遺憾。”蔡倫向石申提議道。

“還是蔡倫老弟有高見,不愧是在皇上身邊做事的人,看問題長遠,思路清晰!”石申豎起了大拇指為蔡倫點讚。

“既然大家都有此意,那我們起個什麼名字呢?我提議一個名字供大家參考,叫‘崑崙山科學協會’怎麼樣?”畢昇首先發言,提出了自己的建議。

“我覺得協會的名字得有深刻的內涵,不僅僅是個協會的名字,還要體現協會的目標和價值,讓人一提起這個名字就能激發科研熱情,凝聚人心。潘洪老弟,我覺得前段時間解散的那個‘泰山會’就很有氣派,泰山是名山神山,曆屆皇朝都去封山朝拜,一提到‘泰山會’就叫人覺得有實力,你說是不是?”石申從總體立意上把關。

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展開了深刻的討論,不僅要起好名字,還要把名字的深刻意義講出來,更要體現協會的宗旨和原則,彆看這些科學巨匠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,真要是在協會的名字上得到大家的認可,那可要動一番腦筋,有的人翻開了孔子的《論語》,有的人引用了司馬遷的《史記》,還有的想到了我們的老祖宗---黃帝和炎帝,覺得黃帝和炎帝帶領我們的祖先與大自然和洪水猛獸作鬥爭,創造了華夏文明,繁衍了我們這個不屈不撓的民族,以他們的名字命名,體現了科學探索不畏艱險和不怕犧牲的信念。大家的提議都有道理,也都在不同的側麵體現了協會的內涵,在大家尚無定論的情況下,還是蔡侯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。

“潘洪教授是當代知名地質學家,我們之所以在石申山和他相聚,就是為了把我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傳承下去,更好地服務我們這個民族,石申山是潘洪教授多次帶領團隊科考的區域,並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,不如把這個協會的名字定為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,它不隻是科學技術、醫藥,還應該涵蓋思想行為、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,將來在各個文化領域有成就的人士都可以加入這個協會。各位仁兄認為我的建議如何?”

“我覺得蔡倫老哥的建議較為妥當,石申山是國際天文學界以石申老哥的名字命名,可見石申老哥在國際上的威望,用石申山命名協會在我們這個民族有較大的影響力,在國際上也可以說開了個先河,我讚同這個名字。”當蔡倫提出這個建議後,科學巨匠郭守敬也講得有理有據。

“大家的提議都很好,也很獨到,說明我們華夏的文化博大精深,傳播我們的華夏文化,作為炎黃子孫有義不容辭的責任,我作為首個倡導者更應該身體力行,隻是大家提議用‘石申山’作為協會的名字有點不妥,我還是建議各位仁兄再想想有冇有更好地名字。”

“哦!我算是明白了,石老哥是為了避嫌呀,我們大家又不是搞個人崇拜,隻是借用一下你在國際上的威望,你就這麼小氣啊,我們大家都不走了,吃你的,喝你的,冇有了衣服還得穿你的。”藥王孫思邈的一席話逗得大家鬨堂大笑。

“思邈老弟,不是我小氣,以我的威望還不能堪當大任,一個小小的天文愛好者,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不知道天高地厚,彆人也會說三道四的,以後我會惶惶終日的,你是不讓我好過呀!”

“石老哥,你就彆推三阻四啦,要不我們投票怎麼樣,估計反對票就你一票了,我想你還是借坡下驢吧,你的名字雖然在我們這個民族不太響亮,責任不在你呀,可你在國際上的聲望大著咧!”張衡用竹棍敲打著自己的小茶碗。

“就暫時這樣吧,我要是再說彆的就掃了大家的雅興,今天在座的各位仁兄除了我的書童外,就是首批入會的會員了,下一步就要選一位會長了,我提議我們七人投票選舉。”空曠的原野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。

選舉結果是一票反對六票讚成通過了石申的首任會長。

“看看,石老哥,天降大任於斯人也!必將勞其筋骨,餓其肌膚。你這個小老頭還得為我們服務吧。”蔡倫陰陽怪氣的調侃石申。

“好好好,既然大家這麼信任我,我就義不容辭的擔起首任會長吧,我提議讓蔡倫老弟擔任協會秘書長,他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,以後協會的吃喝拉撒全包了,要不然我們以後聚會在這個石申山裡可要受凍捱餓了。”大家一起鼓掌讚同。

“另外,我還要找兩個做具體工作的,潘洪教授雖然也快一百歲了,但和我們比起來還算年輕,就叫他做個書記員吧,潘老弟,你願意做這項工作嗎?”

“石會長,咱們協會最年輕的會員還比我大幾百歲呢,記錄和總結這些活就交給我吧,雖然我文字功底不太好,寫寫畫畫還能過得去。”

“潘老弟,你不用害怕,過幾天司馬遷和司馬光兩兄弟就要來了,他們兩個可是文學大咖呀,文字功底深著呢,你可要向他兩個請教啊!”

“那好呀!《史記》和《資治通鑒》我讀了好多遍,有些問題還是冇有弄懂,這次有機會當麵請教了。”

“我們協會還需要個通訊員,跑跑腿,提提水,下個通知什麼的,我看就叫我的書童筆桿代勞吧。各位會員,誰還有提案?說出來大家議一議。”

“石會長,我們協會得有個《章程》吧,想入會的人多著呢,總不能是個人都能成為會員呀,要是皇上、大臣想要個榮譽頭銜怎麼辦?“郭守敬在朝為官,懂得官員的心思,提出這個建議很有必要。”《章程》很有必要,司馬光被朝廷革職,賦閒在家,正愁得冇事乾,秘書長蔡老弟快去給他找點活,讓他儘快把《章程》寫出來,萬一朝廷哪天火速啟用他,就冇時間寫了。還有啊,潘洪老弟,聽說‘泰山會’的《章程》寫得不錯,你搞來一份讓蔡倫老弟交給司馬光作為參考,那就快多了。”

“我覺得還有一項重大的事項得說說!”甘德有了新想法。

“快說,甘德老弟,我們成立的協會是個新生事物,以前冇有先例,都是摸著石頭過河,彆說是重大事項,就是小事情也得提出來,豐富我們協會的內容呀!”

“這個事情我想了好幾年,覺得很有必要,目的隻有一個,就是鼓勵更多的人發奮圖強,埋頭苦乾,做出成績。”

“是啥呀,彆賣關子啦,我們都想知道是什麼重大事項呢。”

“歐洲有個諾貝爾,用他的遺產設立了‘諾貝爾獎’,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,但凡有點成就的人都想得到它,趨之若鶩,不是獎金多少,主要是榮譽呀,我們是不是也考慮設個什麼獎?”

“這真是個大事項,還是甘德老弟有頭腦,設個什麼獎就能鼓勵很多人,讓有誌的年輕人都來做學問,是個好事呀,可是我們哪有錢設立獎項啊,這可是個大問題!”

“我倒有個辦法弄到錢,設立獎勵基金,不知道大家同意嗎?”

“張衡老弟說說看。”

“讓那些地主豪紳出錢呀!蔡倫老弟再找皇上從國庫裡撥一點,這不就有錢啦。”

“老弟,你想的太簡單了,蔡倫老弟給皇上要點錢,就憑他和皇上的關係,應該冇有問題,可這些地主豪紳就不行了,他們整天想方設法盤剝百姓,貪汙受賄,有點權力的還在工程上拿回扣,想讓他們從腰包裡拿點錢,猶如老虎嘴裡搶食,太難啦!”

“石會長,你聽我把話講完,大家再議議行不行。不是有很多人想弄個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的會員嗎?我們就設個‘石申山文化協會’候補會員,但凡出錢達到一定數額的人,就可頒發‘石申山文化協會候補會員證’,你就成好吧,協會的大門不擠破纔怪呢!”

“你說的就是拿錢買榮譽呀,地痞惡霸都進協會了,以後我們的協會成啥了,這個協會還有什麼用?”

“候補會員不是正式會員,那個證冇有什麼用,冇有含金量,自己欺騙自己罷了,等他們把錢交上來,我們就讓他們永遠候補著不就得了。”

“你這不是坑害他們嗎?弄個證也冇有啥用。”

“反正他們的錢都是民脂民膏,來路不正,用他們的錢乾點正事對社會也算公平吧。”

大家聽了張衡的提議,都哈哈大笑。

“這個事還是交給蔡倫老弟去辦,請示一下當今皇上,以朝廷的名義發個佈告,昭示天下。”

“獎項的錢有了著落,我們的獎項得有個名字吧,大家再想想起個什麼名字好。”

石申的提議難住了大家,一時都冇了主意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學歐洲人,用誰的名字呢,人家歐洲人是用遺產做獎勵基金,我們的錢是募集來的,用誰的名字都不合適,隻有皇上能代表國家,總不能用皇上的名字吧;想借鑒‘泰山會’的經驗,可他們冇設立獎項,這可難壞了大家,正當各位會員一籌莫展的時候,通訊員筆桿發話了。

“各位伯伯叔叔,小侄子倒有個想法不知道行不行,既然學不了歐洲人用人名命名,我們就用山川河流來命名呀,華夏大地幅員遼闊,最不缺少的是高山大河,大山像崑崙山、喜馬拉雅山、泰山,還有石申山,大河有黃河、長江、黑龍江還有雅魯藏布江,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,即氣派又高大上啊,有人能設立‘泰山會’,我們就來個‘泰山獎’或者‘黃河獎’不行嗎?”。

筆桿的一席話打開了大家的思路,對呀!既然不能設立人的名字獎,就來個山河獎,選擇我們這片熱土上的大山大河來命名多好啊!

“我這個書童還真有靈光,想起來用山川河流來命名,我看是個不錯的主意,大家覺得怎麼樣?”

“依我看,起個‘黃河獎’或者‘泰山獎’的名字都不錯,也很有氣勢,就是有點缺乏內涵。我提議還是用石申山來命名,石申山是國際天文界為表彰石會長在天文領域做出的偉大貢獻,屬於科學範疇,有深刻的內涵,設立‘石申山獎’,在國際上一定很有影響。”郭守敬發表了自己的見解。

“我看呢,用黃河來命名有意義,黃河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母親河,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,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,幾千年來經久不衰,一半以上的科學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還有政治家都誕生在這裡,文化氛圍濃厚,我讚成用‘黃河獎’的名字。”張衡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。

“張老哥,您分析的很有道理,我也很讚同,的確黃河孕育了我們華夏文明,可長江流域的人民也創造了我們華夏的文明呀,還有我們寶島台灣的淡水河流域的文化,也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,隻強調黃河有些偏頗。”郭守敬和張衡展開了論戰。

“我提個建議好不好,文化協會的總獎就命名為‘石申山獎’,這也和我們協會的名稱相吻合,單項獎就用我們的山川河流和祖先的名字來命名,比如黃河物理學獎、長江化學獎、紫金山天文學獎,泰山醫學獎(包括生理學和藥學)、廬山環境獎、龍門山文物保護獎等等獎項,隻要有利於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繁榮的重大發明創造,都可以設立單項獎,特彆是我們的中醫醫學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來了偉大貢獻,可以單設’炎黃中醫學獎‘,鼓勵人類進一步探索中醫的奧秘,以此區彆於’泰山醫學獎‘。”

“還是秘書長有遠見呀,能總覽全域性,眼光長遠,格局大,可是這麼多獎項得需要多少銀兩啊!”張思邈提出了異議。

“老弟呀,我們有這麼多地主老財和豪紳,再加上皇家的財富支援,還怕幾個獎項的資金冇著落?如果資金再有缺口的話,我就讓開封府的包拯包大人想想辦法,您就放一萬個心吧!”眾人都誇蔡倫頭腦靈活,紛紛豎起了大拇指。

“還是蔡老弟的辦法多,他的提議通過了,至於‘經濟學獎’和‘和平獎’,大家再議議,還設立嗎?潘洪教授有時代意識,讓他先說。”石申做了表態發言。

“當今世界的主流是發展經濟,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,怕的是這兩個獎項的評定往往帶有意識形態的偏見,還有‘文學獎’也存在這樣的情況,如果有辦法杜絕偏見,評出來的獎項客觀公正,還是有必要設立的。”

“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有點複雜,每個單項獎的評選委員會如果由不同區域、不同民族、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的專業泰鬥組成,加上成立評選監督委員會,評選結果向世界公示,接受谘詢和舉報,對明顯帶有偏見的評委實行淘汰製,特彆是‘和平獎’,由愛好和平的人士擔當評委,獲得和平獎的人士就不會淪為世人的笑柄。”甘德的發言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。

“體現公平公正,獎項含金量達到六個九,實屬不易,如要評委冇有私心雜念,監督人員還要鐵麵無私,這樣好了,有必要的話,我去聘請包拯擔當監督委員,把他的三口銅鍘放在石申山評選委員會的大門內,以示天威!”張衡的發言引起大家鬨堂大笑。

“各位委員,這兩天討論的成績斐然,我們為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都動了不少腦筋,成立了協會,確定了獎項,最重要的是想出了獎金的來源,具體的章程呀、入會和評獎規則呀,一併交給秘書長蔡倫老弟了,除了這些具體工作,還有一項重要任務也要煩勞蔡倫老弟,那就是協會和大獎評委辦公的地方呀,先向皇上要點基建款項,把房子蓋上,辦公桌椅買了,今後我們就不用像今天這樣頭頂藍天席地而坐啦。”

“石會長想的真周到,等房子蓋好了,我甘德就常住石申山啦,崑崙山那破窯洞我早就住夠了,特彆是那裡的衛生條件實在是太差了,連個專門拉屎的地方都冇有。”

“那好啊,我老石就有做伴的啦,今後凡是在朝廷冇有公乾的,願意住在石申山做科學研究的,協會免費提供住宿,我們上山挖野菜,再來個野雞燉蘑菇,生活逍遙著呢!哈哈哈······”

正當大家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,不遠處來了一匹快馬,馬上那人高聲呼喊:“老爺快回家吧!家裡出大事啦,我們的地動儀······。”

現場氣氛頓時嚴肅起來,溫度驟降到零下三十度,······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