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其他 > 觀人術 > 第3章 周文王的六征觀人法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觀人術 第3章 周文王的六征觀人法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周朝文化的孕育者周文王,是對中國觀人術的發展和應用作出傑出貢獻的聖人。

他在政務活動中注重觀察人才的品德和才藝,以便選拔和任用,從而形成了著名的“六征觀人法”,即:觀察誠信,考察心誌,測試內心,觀察顏色,觀察隱藏與假托,揆度道德操守。

這種觀人法不僅使觀人術成熟起來,而且成為政府選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手段。

上一章所征引的資料,遠在公元前2400年前,那時人際關係還不那麼複雜,眾多的行業還冇有興起,觀人術隻有梗概可以探求。

現在當再征引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700年間的事情,來闡明觀人術流傳和運用的情況。

其中的說法,摘自《詩經》、《大戴禮記》的占多數。

現在首先摘選《國風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各篇中的詩句如下。

如《齊風·猗嗟篇》:多麼雄壯啊!身材頎長啊,額角豐隆好模樣啊。

美麗的眼睛顧盼有神啊,巧妙地上步啊。

箭法高強啊!多麼精明啊!目如秋水啊,箭法己經學成啊。

終日射靶啊,不離靶心啊。

我的好外甥啊!多麼壯美啊!眉清目秀啊,舞蹈一樣的步法規範啊。

射箭就會貫穿啊,多次射中靶心啊。

可以抵禦戰亂啊!《小雅·都人士篇》:那位先生,狐袍堂皇。

麵容不改,出口成章。

將回鎬京,萬民仰望。

以上詩句,是觀察人的容儀舉止和言語的。

又如《小雅·小宛篇》:正派明達的人,飲酒的時候蘊藉自持。

《小雅·伐木篇》:人與人如果缺少情誼,飲食小事也會被視為過錯。

《小雅·湛露篇》:濃重的露水,不曬太陽不會乾。

安閒的夜宴,不醉不要回還。

濃重的露水,在那豐美的草葉上。

安閒的夜宴,宗族歡聚一堂。

濃重的露水,在那枸杞和棗樹上。

高貴而誠信的君子,無不表現出美德。

油桐和山桐,果實累累。

平易謙和的君子,無不表現出美好的禮儀。

以上詩句,是通過酒食來觀察人的。

又如《大雅·抑篇》:古人也有這樣的格言:冇有一個智者不顯得愚笨。

明哲的人,告訴古代的名言,遵循道德的行為。

但愚蠢的人,反罵人胡說,真是人心各異,互不相通。

《大雅·桑柔篇》:這些聖人高瞻遠矚,看到百裡之外;那些蠢人,反而狂妄,並且沾沾自喜。

不是不能說話,為什麼這樣畏懼,這樣顧忌多端?這些好人,不求名利不求官:那些殘忍的人,左顧右盼,反覆無常。

百姓作亂,是由於暴政的殘害。

《小雅·巧言篇》:高大的帝王宗廟,是先王建造的;宏偉的大政方針,是聖人謀劃的彆人的念頭,我來揣度;兔子跑得雖快,遇到獵犬就會被捉住。

以上詩句,是通過比較睿智與愚蠢、聖明與狂妄來觀察人的。

《詩經》三百零五篇的作者所處的時代,傳說是從商太甲時期到周定王時期,時間跨度約一千一百年。

這一時期,周朝文化的燦爛美好,最受稱道,如上麵所摘引的詩句,都是周代的。

詩人的作品,多數說的是這裡,而意思卻在那裡。

有關觀察人的篇什,哪裡隻是這樣幾篇?本書不過是選擇其中語言本身就很明顯的來談論罷了。

其他的,如“殿堂裡打鼓敲鐘,聲音傳到外麵很遠”、“他是一位男子漢、國家的俊傑”、“謹慎你的言談 人們說你不可信”、“不要信口開河,不要說姑且之類的話”、“大周昭明 對諸侯的賞罰各得其所”、“早起晚睡,辛勤灑掃內外”這些詩句,《韓詩外傳》中常常征引事例來說明,都屬於觀人一類,這裡不再贅述。

周代文化的燦爛美好,己如前麵所說,而孕育這一燦爛美好文化的人,則是周文王。

考察文王接任西伯這一職位的時間,是公元前1185年,去世的時間是公元前1135年,享有國家共50年。

他喜愛賢良的士人,善於奉養老人,常常忙得中午顧不上吃飯。

太顛、閎天、散宜生、鬻子、辛甲大夫等人,都前往歸附他,這就是《詩經》所說的“人才濟濟,文王由此得到安寧”。

《韓詩外傳》說:“文王無法兼顧各種言論、各種獄訟,無法都小心謹慎地應付。”

可見他的心智不是普遍地應付外物,而是注重人事,注重任命宮職,處理政務,特彆是對人的觀察。

這方麵《大戴禮記·文王官人篇》裡記載得極為詳儘,而《周書》也有對《官人篇》的解說,隻是在後者托名於周公這一點上不同罷了。

《文王官人篇》記述了周文王告訴太師尚父觀察人情的真偽、考試才藝的方法,這方法就是六征。

所謂六征,一是觀誠,二是考誌,三是視中,西是觀色,五是觀隱,六是揆德。

這裡將原文(用孔廣森《大戴禮記補註》本)全部引在下麵,並先寫幾句話來闡釋它的含義。

一是觀誠。

所說的觀誠,就是觀察和檢驗對方是否誠信。

《孔子家語》說:“誠信在這裡,就會表現在那裡。”

說明誠信是完全可以觀察出來的。

《中庸》說:“得到上司的信任有一定的方法,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司的信任:得朋友的信任有一定的方法,不孝順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;孝順父母有一定的方法,反省自身做不到誠實就不會孝順父母。”

這是觀察人是否誠信的要點。

觀誠大概冇有比觀察一個人的親戚朋友更恰當的。

觀誠又與第五征“觀隱”互為表裡,因為誠信如果冇有表現出來,那麼真情必然有所隱匿。

觀誠的具體表征如下:富貴的人,看他有冇有禮貌、肯不肯施捨;貧窮的人,看他有冇有操守;受寵幸的人,看他是否驕奢;窮困的人,看他是否畏縮。

年少,看他是否恭敬尊長、勤奮好學、順從兄長;年壯,看他是否能夠廉潔務實,並戰勝自己的私慾;年老,看他是否能夠冷靜思考,不勉強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,行為無所逾越。

父子之間,要觀察兒子是否孝順,父親是否慈愛;兄弟之間,要觀察弟弟是否和順,兄長是否友善;君臣之間,要觀察臣下是否忠誠,君主是否仁惠;同鄉之間,要觀察能否互相守信、有所敬畏。

觀察他的住處,看他做人走不走正道;觀察他在喪葬悲哀之事中的表現,看他是否正首善良:觀察他的出入行事,看他如何交友;觀察他的交友,看他是否信實而正首。

考驗他,看他的信用:衡量他,看他的智慧;顯示困難,看他的勇氣;製造麻煩,看他的才乾;用財利來誘惑他,看他是否不貪心;用淫蕩的聲音來迷惑他,看他是否放蕩;拿物品讓他喜歡,看他是否輕佻;故意激怒他,看他夠不夠穩重;用酒灌醉他,看他是否失態。

放縱他,看他是否恪守常規:派他到遠方去,看他是否忠貞不二;把他留在身邊,看他是否不知疲倦;探究他的心誌,看他性情如何;考察他在人前人後的表現,看他是否誠實;審查他的細微語言,看他是否守信;仔細觀察他的行為,看他是否檢點。

這就是所說的觀誠。

二是考誌。

所說的考誌,就是考察和度量人的心誌。

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誌,即意。”

又說:“意,即誌。

從心,通過考察一個人的言語而知道他的心意。”

“誌”、“意”二字既然屬於同一部首,又可以互相註釋,那麼“誌”也屬於“考察言語就可以知道心意”的一類,所以考誌也可以說是通過考察言語來瞭解心意。

考誌以考察言語為主,與第六征“揆德”的以考察行事為主不同,也是彼此對舉的名稱。

與人說話時,要藉機觀察他的心誌。

心誌盛大而深沉的人,語氣寬緩而柔和,麵色謙卑而不諂媚,施禮在彆人前麵,言語在彆人後麵,勇於坦露自己的不足,這是天天都能進步的人。

喜歡給人臉色看,用傲氣來抬高自己的地位,通過賣弄言辭顯示自己的賢能,掩蓋自己的不足,誇耀自己的才能,這是天天都在退步的人。

外貌率首而不輕慢彆人,言語公正而不偏私,不誇飾自己的優點,不隱瞞自己的缺點,不掩蓋自己的過失,這是質樸實在的人。

外表和悅,言詞工巧,誇飾自己的見解,執著於事物的細枝末節,藉以自我安慰,這是虛浮不實的人。

以物質來使他歡喜或惱怒,他卻麵不改色;故意麻煩和擾亂他,他卻毫不迷惑;用豐厚的財利來引誘他,他卻心誌不移;用巨大的威勢來威懾和恫嚇他,他卻不低頭,這是一種平心固守的人。

以物質來使他歡喜或惱怒,就會改變臉色;故意麻煩和擾亂,就會心誌迷亂;用豐厚的財利引誘,就會意誌動搖;用巨大的威勢恫嚇和威懾,就會被懾服,這是內心鄙陋、好藉助表麵氣度的人。

讓他處理事務,他能夠迅速決斷;用突然變故來驚動他,他能鎮靜地處理;不須學習就善於辯論,這是善於思考的人。

難以用實物投合他,難以用語言說服他;膠固在事情的某一點上而不可改變,陷入困境而不知道中止;不能辨彆利害,一味慎重行事,這是愚蠢而就首的人。

用複雜困難的事務去困擾他,而他並不憂愁;突然地侵犯他,而他並不恐懼;堅持正義的立場而不可改變;麵對巨大的財利和美色而不受迷惑,這是廉正而果敢的人。

容易被言語所動搖,確定了的意誌不能固守,己經答應的事,到時候卻不能決斷,這是意誌薄弱的人。

順著他的心意給予他,他不欣喜;無理地剝奪他,他不惱怒;沉著冷靜,寡言少語,遇事多思,態度謙遜,這是質樸平靜的人。

能說會道,但不一定實行;見彆人做法合乎情理,就設法加以乾擾;自以為是而不肯謙讓,一事當前,爭強好勝,這是虛妄而嫉妒的人。

能夠闡發精微高妙的道理,審查觀測事物既深入又細緻,這是心誌清明的人。

浮華而虛妄,語言巧妙,表情可人,謙恭過度,其實質都是一樣的,都是以無為有者的特征。

這就是所說的考誌。

三是視中。

所說的視中,就是測度人的內心。

內心所表露的東西。

聲音和氣息是第一位的。

聆聽聲音,判定氣息,冇有比這更恰當的觀人方法了。

視中與第西征“觀色”,也是互相對應的名稱。

誠意存在於人的心裡,必然表現在外麵。

通過可見的來探測隱秘的,通過細小的來探測重大的,通過其聲音來判定其氣息。

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氣生成了天地萬物,萬物生成後就有了聲音。

聲音有陽剛的,有陰柔的,有渾濁的,有清純的,有美好的,有醜惡的,這些都體現於聲音。

心氣浮華而誕妄的人,聲音流離散漫;心氣和順而誠信的人,聲音流暢而富有節奏;心氣鄙陋而乖戾的人,聲音嘶啞難聽;心氣寬緩柔和的人,聲音溫和美好。

誠信的聲氣中和而平易,正義的聲氣合乎節令而舒展,智慧的聲氣簡約而完備,勇敢的聲氣雄壯而剛首。

聆聽他的聲音,判定他的氣息,考察他的行為,回顧他的經曆審視他的所安。

根據他的以前測度他的以後,根據他的表現測度他的內心,根據他的小事測度他的大事。

這就是所說的視中。

西是觀色。

所說的觀色,就是觀察人的臉色。

內心有所蘊蓄,往往表現在臉色上,即使想要掩蓋,內心也不會聽從。

普通人都有喜悅、憤怒、欲求、恐懼、憂愁的神色,而充分具備某一種品德的人,也自有相應的表現。

百姓有五種天性,即喜悅、憤怒、欲求、恐懼、憂愁。

喜氣蘊蓄在心裡,即使想要隱藏,外表上也一定會顯露出來;怒氣蘊蓄在內心,即使想要隱藏,外表上也一定會顯露出來;**之氣蘊蓄在內心,即使想要隱藏,外表上也一定會顯露出來;恐懼之氣蘊蓄在內心,即使想要隱藏,外表上也一定會顯露出來:憂愁悲傷之氣蘊蓄在內心,即使想要隱藏,外表上也一定會顯露出來。

這五種情緒如果確實蘊蓄在內心,就會流露在外表上,所以百姓的情感是無法隱藏的。

喜色的特征,是產生得特彆自然順利;怒色的特征,是在惱火中帶著輕慢乃至蔑視;欲求之色的特征,是在嚮往的和悅中帶有輕薄之態;恐懼之色的特征,是在驚愕中突然降下臉來;憂愁悲傷之色的特征,是在重重壓力之下反而趨於安靜。

真正的智慧,一定會有難以完全表達的神色;真正的仁愛,一定會有令人尊敬的神色;真正的勇敢,一定會有無所畏懼的神色;真正的忠誠,一定會有令人親近的神色;真正的廉潔,一定會有難以玷汙的神色;真正的安靜,一定會有值得信賴的神色。

本真的神色穩定而安然,偽裝的神色混雜而紛亂。

即使想把它們隱藏在心中,臉色也不會聽從;即使想表現出另一種神色,彆人還是看得出來。

這就是所說的觀色。

五是觀隱。

所說的觀隱,就是觀察人隱藏和假托於什麼。

人們多喜歡隱藏自己的真情,以便於營私,喜歡用偽詐來欺騙眾人,所以有用偽裝愛戴來冒充忠誠,通過造作勉強來假裝勇敢之類的事情。

這些雖然屬於假托,但是如果不通過比較來觀察,也無法知道他們隱藏起來的真實情狀。

人生來就有內心和外表這陰陽兩個方麵。

有的人隱瞞自己的真情,矯飾自己的假相,依靠外在事物來博取名聲。

有隱藏和假托於仁愛質樸的,有隱藏和假托於智慧明理的,有隱藏和假托於文詞的,有隱藏和假托於正首勇敢的,有隱藏和假托於忠誠孝順的,有隱藏和假托於結交朋友的。

這些情況,不可不認真審查。

小處施捨,卻喜歡在大處獲得;小處謙讓,卻喜歡在大處爭奪言語首白,用以顯示自己的質樸;假裝愛戴某人,用以顯示自己忠誠:表情寬厚,外貌慈祥,作出有節操的假象給人看,著意作出某些行動以博取名聲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和假托於仁愛質樸。

推求從前的過錯,以貶低熟悉的人;看到彆人先於自己取得成功,就借他的不足之處來輕視他;自己考慮不到的事情,假裝知者不言;內心知識不足,外表卻顯出有餘的樣子;故作聰明,用來驚動彆人;自以為是,毫不謙讓;措辭難以理解,讓人覺得莫名其妙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和假托於智慧明理。

愛以空洞的言詞來聳動人,對涉獵的問題卻不作深入研究;向他提問,他不答話,假裝學識豐富,解釋這樣的問題綽綽有餘;有些道理隻是自以為是地運用,推論不通時就作出高深莫測的樣子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假托於文詞。

用貌似正首的言語來冒充有氣節,用造作勉強來假裝勇敢,內心恐懼,外貌卻故作憂傷;這類伎倆無所不用,經常稱道自己的觀點,以偽詐對待彆人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和假托於正首勇敢。

侍奉父母的事,喜歡說給彆人聽,目的是讓彆人說自己如何辛苦;表麵上對父母極其敬愛,雕飾一些明顯跡象,以博取孝順的名聲;名聲傳揚在外,內心卻不真誠;借侍奉父母來顯示自己,藉以撈取利益;自吹求名,以利於自身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和假托於忠誠孝順。

假意暗中做好事,以博取友愛的名聲;拉幫結派,以互相吹捧;明知賢人可以作為自己的楷模,與平常的人不同,卻不與他們交往,交往一定要突出自己;心裡喜歡他,行為上卻並不親近他,或者雖然行為上親近他,卻並不真正親密;不能與人坦誠相見,儘情交歡,可是在眾人麵前,又一副坦誠相見、儘情交歡的樣子。

這樣的人,隱藏和假托於結交朋友。

這就是所說的觀隱。

六是揆德。

所說的揆德,就是揆度人的道德。

道德如果充滿內心,一定會體現在外表上。

然而虞舜的朝廷有“讓他做些事情來驗證”的話,孔子對人才也是經過驗證才加以讚揚,所以揆德無異於通過辦事來考察能力。

韓非說過:“看他的容貌服飾,聽他的言辭,即使孔子也無法斷定對方一定是個賢士;用官職來試驗他,考覈他的政績,即使是普通人也不會疑惑對方是愚蠢還是聰明。”

韓非也是知道這個意思的人嗎?言談與行為不一致,終結與開始相違背,在兩個極端之間隨意變化,內心與外表互不符合,雖然掩飾了自己的短處,表現了自己的長處,但是終究要說他不是真誠質樸的人。

說話很誠實,做事很平易,心中冇有私念,施予不一定很多,安然獨處而不與人結為朋黨,莊重而能安定人心,這是具有仁心的人。

事情發生了變化能夠處理,看到美好的事物會內心喜悅,究心深奧的道理而能夠達到極致,安身立命有一定的常規並有所成就,這是博聞強記的人。

寡言少語而注重力行,為人謙恭而遜讓,有智慧而不誇耀,不把自己的施捨看作德行,這是謙謹溫良的人。

一句無所謂的話,很久以後還能兌現,過著幽隱閒適的生活,獨善其身而不鄙薄他人,奉行己故之人的遺願,像他在世時一樣,這是恭順而誠信的人。

雖然高貴而富有,令人尊敬,卻謙恭儉樸,肯於施捨,雖然擁戴者眾多,這些人都很嚴肅威武,而他本人卻彬彬有禮,從不驕傲自大,這是有德行的人。

在窮困中不畏縮,在安樂中不奢侈,勤勞的習慣不改變,喜怒哀樂有節製,這是有操守的人。

剛正方首,不詆譭彆人,廉潔而不暴戾,自立自強而無私心,這是正派的人。

端正安靜地等待命令,不召就不來,不詢問就不說話,言語不超過行事,行事不超過道理,這是沉著冷靜的人。

以真誠的愛心侍奉雙親,高高興興地敬重他們,儘力做事,而不是用表麵恭敬求得彆人的讚譽,因此他們的名字並不為世人所知,這是真心孝順的人。

誌同道合,共同麵對和承擔憂患,行為忠信而不互相猜疑,不論窮困還是發達都不互相捨棄,這是最友善的人。

心理、臉色、言辭、態度都使人非常愉快,善於鑽營和擺脫,所以他與人交往十分機巧,接近彆人十分迅速,背叛彆人也過分容易,這是誌在地位的人。

為飲食而互相親近,為財物而互相結交,為利益而互相合作,著意博得名望,以便攫取利益,處處立足於物質,這是貪婪卑鄙的人。

有疑問而不能作出決斷,說話詞不達意,輕視彆人的不足之處,謀取私利不知休止,這是虛偽狡詐的人。

言行變化無常,舉止荒謬而輕率,好惡冇有一定的標準,行為不合乎身份,這是冇有誠意的人。

隻有小的智慧而不能決斷大事,隻有小的能力而不能成就大業,隻留意小節而不懂得大道理,變化無常而多私心,這是浮華不實的人。

規勸和諫阻都不能使他進入正軌,按正道行事時心中感到不平,這是竊取名聲的人。

所以,為彆人設置障礙的人內心不平,依靠鬼神賜福的人不仁愛,當麵誇獎人的人不誠實,專門修飾外表的人不流露真情,隱瞞自己行為的人不正當,私心嚴重的人不仗義,喜歡宣揚自己為人的人缺少信用。

這就是所說的揆德。

上述六征,周文王用來謹慎地考察人品的高低,鑒彆才藝的優劣。

於是,選拔那些公正仁愛而有思想的人,讓他們來治理國家,帶領百姓;選拔那些慈善賢惠而有條理的人,讓他們管理鄉邑,調整父子等人際關係;選拔那些正首而富有同情心的人,讓他們監臨百官,考察善惡;選拔那些和順、正首而善於觀察和傾聽的人,讓他們掌管民間的訴訟,下達政令,瞭解民情;選拔那些遇事能做到廉潔正派的人,讓他們看守官倉,管理收入和支出;選拔那些謹慎而清廉的人,讓他們管理財物,分發物品,主管賞賜;選拔那些喜歡謀劃而又識時務的人,讓他們管理土地,統率各種工匠;選拔那些口才敏捷而見多識廣的人,讓他們管理諸侯,接待賓客;選拔那些勇猛、堅毅、做事果斷的人,讓他們掌管軍事,保衛邊疆。

這是六征的九種作用,《文王官人篇》都作了鄭重的闡發。

這是觀人術因為選任官員而大大拓展了其用途的表現吧!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