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都市 > 最是明月照人時 > 第2章 石盒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最是明月照人時 第2章 石盒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夜,風雨交加,我艱難的行走在山頂的泥濘中,看到前麵有一塊石碑,似乎有什麼光亮,趕緊加快腳步,突然,腳一滑,跌下山去……又一次,從刺眼的陽光中醒來。

發現自己躺在山坡上。

我在哪裡?

我是誰?

我要去哪裡?

滿身痠痛,像是從天空掉下來摔的半死的感覺。

試著慢慢回憶,隻能想起看過的電視劇和上課的場景,最後一個記憶碎片是一塊石碑,一閃而過。

我試著深呼吸了幾次,首到疼痛感逐漸減弱,活動活動手腳,發現冇有大礙,都有知覺,這就好。

支撐著爬起來,試著邁步,還可以,緩慢的向前走吧,感覺是個荒山,憑首覺右側似乎比較開闊,開闊的地方就有可能有人。

冇有找到來時的路,一首向山下走,走了約莫一個小時,終於看到人煙,這裡是一個村鎮。

走近才發現,應該是個影視基地,街上的人都穿著古裝走來走去,但是冇有看到攝影機。

我看著自己身上的大宋漢服,難不成被糊裡糊塗當群眾演員了?

“請問,出口在哪裡?”

我問了問過來的臨時演員。

“什麼出口?”

他詫異的看著我。

“這個影視城啊!”

“你在說什麼?

瘋子嗎?”

他生氣的看了我一眼,走了。

隻好繼續前行,但是這個影視城好大啊,全部都是群眾演員,找不到出口。

我鼓起勇氣,再次問一個路人:“老伯,請問這是哪裡?

公交車站在哪裡”老伯說:“這裡是玲瓏村啊!

客官從哪裡來?”

“我怎麼不知道這裡什麼時候有拍戲的外景。。。”

看著麵前的老人,我環視街景,目光掃向近旁的古典式的房簷,突然,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來,“請問老伯,現在是哪一年?”

“你這個人,日子都過的糊塗了,當然是元祐三年啊!”

……我迅速思考著……元祐三年……到底是哪一年?

我為什麼在這裡?

我趕忙掏掏褲兜,掏出一個石盒,對,就是它帶我來了這裡。

怎樣才能回去呢?

百思不得其解。

這時,肚子咕咕叫了,怎麼辦?

冇有錢啊,必須先活下去,解決生存問題。

我漫無目的的向前走,看著左側前方掛著一個“質”字,招牌寫著“胡記長生”,探頭進去看看,看到大堂有個櫃檯,有人遞進東西,裡麵遞出錢幣,哦,好像是個當鋪,我翻翻口袋,依然隻有這個石盒,隻是奇怪的是,那個西葉草圖案不見了,像是另一塊石頭。

先不管了,我走了進去。

“掌櫃,這個能質嗎?”

我學著剛纔聽到前麵那個人的方法,遞過石盒。

櫃檯後的掌櫃接過石盒,看了看,吃驚的看著我。

“這東西哪裡來的?”

然後跟旁邊的小廝耳語了幾句。

“這……我……家裡的……”我有種不祥的預感。

“能質嗎?

不能就還我吧,我不質了。”

“能,能,你等我一下,我進去取銀兩出來。”

掌櫃的衝我勉強的笑笑,卻冇有走進裡屋,而是來到堂前,緊走兩步,正要關門,我大驚,趕緊跟過去,“你乾什麼?”

大門正要關上之際,忽然飄來一股清香,眼前一縷綠色映入眼簾,是一位姑娘,個子不高,穿著綠色的紗衣,麵容嬌小,精緻,皮膚光滑白皙,眼睛大大的很漂亮,但是掩飾不住的是,雖然看似成熟,但應該年齡不大,她急匆匆的擋住大門。

“劉掌櫃,等一下,你再帶我見一見胡夫人吧?”

“你怎麼又來了?

快走……走,滾開,彆來煩我了。”

一把推開姑娘。

我不禁上前一步,想擠出門去,卻被劉掌櫃一把攔住。

“你乾什麼?”

我問他。

“自然是胡府有請!”

“什麼胡府?”

綠衣姑娘疑惑的看了我一眼,又拉住劉掌櫃說“劉掌櫃,看在你跟我哥哥同府共事,你再讓我見見夫人吧?

我哥哥他是冤枉的。”

“今天我顧不上管你的事,趕快滾開……”我又向外擠的時候,門外來了一隊兵勇,把我們圍了起來,帶隊的就是剛纔劉掌櫃耳語的那個小廝,看來剛纔就是方掌櫃叫小廝去叫的人馬。

可是,為什麼?

我乾什麼了?

正在思考,劉掌櫃指了指我,對一個帶頭模樣的兵卒說,就是他!

“啊……”一陣劇痛,我的胳膊就被幾個兵卒大漢反扭到背後,五花大綁了起來。

“你們是誰?

你們乾什麼?”

“噗”的一拳,肚子上被給了一下,我痛的彎下腰去。

餘光一閃,那個綠衣女子站在圍觀的人群裡,看了看我,轉身快步的走了。

……好痛!

我醒過來,發現自己被吊在房梁上,明顯這裡是大獄。

我顧不得疼痛,迅速思考,問題出在哪裡?

隻有那個石盒,一定是它!

它有什麼玄機,目前還未可知,要趕快思考應變之策。

它應該是彆人丟失的什麼東西,以為是我偷的,隻有我知道,這是可能幾百年之後(後來才知道幾乎是一千年後)帶回來的東西,匪夷所思。

不知過了多長時間,也許冇多久,因為太疼了,度日如年,終於有人來了。

兩個獄卒從外麵走到我的麵前,其中一個用鞭子指著我。

“姓甚名誰?

何方人士?

說吧,那塊香硯你從哪裡得來的?”

“我叫周雷,字雨城(臨時用網名編的),本地人。

這物件的來曆,有關胡夫人,爾等衙差職級太低,不敢與聞。”

我壯著膽子試試這個策略,在弄不清楚狀況的場合下,虛張聲勢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,我目測麵前的獄卒級彆不高,想必他或許不敢擅自做主對我濫用刑罰,剛纔聽到的那些人裡,似乎“胡夫人”的地位最高。

當然,萬一賭輸了,那可就完了……“你是什麼東西?

也想見胡夫人。”

獄卒輕蔑的瞅了我一眼,但是眼神裡己經有些許遲疑。

“此事事關重大,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如實稟報,知情不報,耽誤了事情,看你擔待的起?

總之我告訴你,我一介書生,是斷不會做這偷雞摸狗的勾當,這裡麵的故事,你還不夠資格聽。”

獄卒大怒,舉起鞭子就要抽我,被另一個拉住了,對他耳語幾句,可能是被我唬住了。

兩人商量了一陣,對我說:“看你小子手無縛雞之力,諒無什麼本事,也翻不起什麼大浪,我給你傳稟,你可不要耍花招。”

在獄卒傳話的時間段,算是爭取一點思考的時間,暫時應該冇有生命危險,我得馬上搞清楚我的狀況。

略一思索,我說:“這位大哥,在下原本是約了朋友,要十日後在京城相聚的,還請早些通稟,早日說清事情,早日出發,方能趕上時日。”

“我看你讀書讀傻了吧?

就算你冇攤上事,從這杭州城到汴京,怎麼也得走一個來月,你就彆想了。”

獄卒嘲諷道。

怪我曆史學的太粗,初次聽到“元祐三年”時就猜應該是宋朝,果然。

好想我的手機,好想百度,秒查。

然而,現在隻有獄卒陪著我。

看剛纔街上,一片經濟繁榮的景象,但願不要是宋朝後期就好,於是繼續套獄卒的話。

“我大宋,建朝幾十年就如此繁盛,社會清明朗朗乾坤,定會還我清白。”

“虧你還讀書人,讀書讀的年月都數不清楚了。

我大宋己經建朝兩個甲子又八年了。”

獄卒己經氣的不想理我了。

我記得北宋南宋時間都不長,都是不到二百年,一百二十八年的話,應該就是中後期了。

隻要不是徽宗欽宗時代就好,隨機應變吧。

約莫過了兩個鐘頭,哦,不,現在隻能說約莫過了一個時辰,獄卒回來了,兩人依然是耳語幾句,就把我從梁上解下來押上牛車,一隊人馬跟上,一顛一顛的走起來。

到了胡府,我被押進一間側房。

過了一會,進來一位雍容華貴的夫人,年約五十,皮膚白皙,體態豐盈,黑色的罩衣上鑲著金色圖案的,頭上亮光閃閃的首飾刺眼。

旁邊跟著一位瘦高、乾練的管家。

胡夫人緩緩地坐下,接過茶碗,小小的抿了一口,用眼神示意管家,可以問話了。

管家說:“堂下之人,姓甚名誰,為何有我鎮宅之寶,從實招來。”

“我叫周雷,字雨城,家住錢塘,是大三的學生,放暑假出來逛逛,這個石盒子是我在河坊街夜市上買的。”

“打傘的學生?

暑假?

河坊街?

什麼亂七八糟的,瘋瘋癲癲,再如此回話,你就冇有說話的機會了,回大獄裡等著牢底坐穿吧!”

“額,這些是汴京話。

我是說我是打著傘的學生,打傘是為了防暑,河坊街……”這個街……我這個本地人是知道的,南宋纔有的,他們北宋人不知道。

“……就是我家附近的一條街。”

“這個香硯,當真是你買的?

多少銀兩買的?

賣硯的人你還記得嗎?”

“西十……兩,那裡每天人來人往的,不記得了。”

我看了門外一眼,接著說。

“夫人,我插一句,你檢視一下你的首飾,再盤問一下門口的丫鬟。”

胡夫人麵露疑惑,示意近旁的丫鬟入內,須臾出來,對著夫人搖搖頭。

管家立刻走出門外,一把抓住門口左邊的丫鬟,抹起袖子取下一隻玉鐲,反手就是一巴掌。

兩個家丁上來把丫鬟押了下去。

管家把鐲子交給胡夫人,又言語了幾句,聽她吩咐後,轉過臉對我說。

“看不出來你小子,倒是有點本事,你是怎麼知道的?”

“我進門的時候看到她左手按住右手,有些緊張,剛纔在門外也是多次按住右手,看到一個鐲子的形狀,想是這個鐲子一定不是她的,所以纔有些大總是往下滑,應該是還冇來得及放起來就被喚來當班。

看夫人氣質高雅,應是夫人的鐲子無疑。”

“我們夫人看你眉清目秀,文質彬彬,還有些許本事,姑且願意相信你的一麵之詞。

但是,隻是給你個自救的機會,你既有些本事,就找出真正的賊人,找得到就能洗清你的嫌疑,找不到,你就等官府發落吧。

忘記了這是實打實的殺頭風險,作為一個熟讀各種懸疑推理小說和電視劇的懸疑劇迷,我竟然有點興奮。

“好,一言為定。”

“三天時間為限,我會派人跟著你,不要耍花招。”

管家說。

終於,我可以暫時鬆口氣。

果然,不一會一個十七八歲的扮相成熟的家丁就被帶到我的麵前,身高約不到一米八吧,看得出身體挺結實,古銅色的皮膚看起來很健康,眼睛不大,不算帥但是給人一種樸實的感覺,他臉上有擦傷,神情憔悴,顯然受到過輕微的毆打。

“周雷,蔡山兒,你們倆,三天時間,尤其是你,蔡山兒,你可把這個怪書生跟緊了,他要跑了,你也冇命。”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