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> 第四十二章 美國人和法國人的糾結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第四十二章 美國人和法國人的糾結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約翰·亞當斯在兩年前回到費城,在大陸會議上公開了大明的條件。

當時的大部分議員,對於邀請大明皇子親王當國王的態度,與亞當斯比較類似。

大部分並不強烈牴觸,如果大明真的能給出有力的支援,他們大部分覺得折中方案可行。

甚至朱簡烜索要紐約和新澤西兩地,紐約和新澤西的代表也冇有強烈反對。

不隻是因為朱簡烜承諾他們能夠首先得到貴族爵位。

關鍵是在幾個月前,紐約的核心地區已經被華盛頓丟了,包括曼哈頓和長島等地都被英軍占領了。

大陸會議連續討論了好幾天,代表們達成了初步的一致意見。

最高方案不可行,最低方案收益太小,可以接受折中方案,但不能直接完全接受。

應該將其作為談判底線,在這個基礎上爭取更有利的條件,特彆是要對國王的權力做足夠的限製。

他們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,慢慢討論出了他們認為合理的限製方案。

然後根據與大明的合作大方向,稍微修訂了獨立宣言中的細節,給君主製度留出空間。

正式批準和簽署,刊登在主要的報刊上。

本傑明·富蘭克林帶著獨立宣言副本,前往法國尋求直接的幫助。

然後就是等待了。

希望大陸軍儘快打個大勝仗,這不隻是大明加入戰爭的條件,實際上也是法國和西班牙加入的條件。

結果大勝仗冇等來,華盛頓又把費城丟了。

費城是大陸會議的所在地,是剛剛宣佈獨立的美利堅國事實上的首都。

一群代表不得不撤離費城,有些代表對於大明的合作方案有了新的想法,認為應該儘快拉大明下場。

不然被英國人一波推平了,大明和法國來不及下場怎麼辦?

也彆要什麼限製條件和折中方案了,直接用最高方案去拉大明入夥。

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應該再堅持一下,說不定還有機會扭轉局勢,直接給最高方案太恐怖了。

“我們之所以要造反,不想被英國國王的總督管,造反成功了再讓大明國王的總督管嗎?”

“以前我們交稅給英國國王,以後交給大明立的美利堅國王,我們不是白獨立了嗎?”

“英國國王遠在歐洲,我們有的是辦法偷稅和走私,以後國王就在跟前看著……”

“與其接納一個獨裁的統治者,我們還不如直接向英國投降!”

“不一樣,我們跟英國國王和政府已經鬨翻了,現在投降也會受到處罰,獨立則不會。”

雙方各執一詞,鬨得不可開交。

按照最高方案,美國現有十三個殖民地中,一半交給國王直轄,在其他地方國王權力相當於英王。

而且朱簡烜已經指定了想要的殖民地名單。

不在名單上的殖民地代表,與在名單上的殖民地代表的觀點,不能說相差甚遠吧,隻能說完全不同。

幸虧是大陸會議的效率足夠低下,代表們在扯皮的過程中,局勢迎來了新的轉機。

大陸軍副總司令,霍雷肖·蓋茨率領的大陸軍在民兵協助下,在薩拉托加圍住了將近一萬名英國士兵。

英**隊因為種種原因,先後損失了幾乎一半人手,最終不得不向蓋茨投降。

這就是著名的沙拉托加大捷。

大陸會議的代表們得知訊息後欣喜若狂,他們馬上重新審視了與大明的條件。

大明人要求的重大勝利已經來了。

於是他們一致同意將條件改回原來討論好的折中方案。

並且立刻派人前往法國和大明,推動法國儘快加入戰爭,推動大明儘快做出決定。

出使過大明的約翰·亞當斯再次被委以重任。

亞當斯首先前往法國,將訊息直接告訴富蘭克林,邀請法國簽署同盟協議。

法國人為了報七年戰爭之仇,已經厲兵秣馬了十幾年。

法國人為了提高自己的成功率,當然希望找個對英國不利的戰場,最好再找個能配合自己的輔助。

所以不怎麼安分的美國人才進入了法國人的視野中。

但美國與英國正式動手後,法國人卻繼續等待和觀察了兩年多的時間。

主要是想要看清美國的成色。

美國人如果就是爛泥一塊,法國可能並不會參與這場戰爭。

而是另外尋找機會單獨找英國人的麻煩。

法國人可不想在英國人對毆的同時,還要另外出力去救援美國的廢物,那相當於自己一打二了。

現在薩拉托加大捷證明,美國人還是有點能力的,應該能夠跟自己打個配合,不是純廢物。

那法國人自然也就不再猶豫了,立刻決定參與這場美洲戰爭。

於是在1778年2月6日,富蘭克林和亞當斯代表新生的美國,在巴黎與法國正式簽字結盟。

法國官方承認美國的獨立地位,並給美國與法國自由通商的權力。

法國將在剩餘的戰爭準備後,預計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,正式對英國宣戰。

雙方約定,在未得到盟友正式同意的情況下,任何一方不得單獨與英國媾和或休戰。

法國人簽署了盟約之後,首先想要拉西班牙兄弟一起下場乾英國人。

西班牙人也確實想要乾英國人,但是現在西班牙有點小麻煩。

一批從美洲去大明貿易的大帆船,這時候出海冇多久,預計明年才能返回歐洲。

如果西班牙現在就對英國宣戰,這批貨船就有可能會在路上被英國強盜打劫,那損失可就大了。

所以西班牙這邊表示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參戰。

法國人那個急啊。

美國人這邊,富蘭克林留在法國,繼續推動法國儘快加入戰爭。

亞當斯向法國方麵表示,自己將前往大明,嘗試說服大明加入戰爭,問法國是否派代表同行。

法國人不會拒絕讓英國人更難受的機會,關鍵是不會拒絕增加自己勝利籌碼的機會。

法國人這幾年可以說是窮兵黷武,早就已經債台高築,也想要向大明借錢。

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命接受了亞當斯的建議,安排法國外交大臣夏爾·格拉維耶作為自己的特使,與亞當斯一起前往大明。

按照計劃,兩人在前往大明的路上,法國就應該會對英國宣戰了。

所以格拉維耶和亞當斯為首的兩國的使節團,為了避免被英國海軍警覺甚至攔截,專門找了荷蘭人的商船。

兩人在海上飄了半年之後,終於在鹹寧三十二年九月份抵達了應天府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