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> 第三十六章 準備挖煤和捕奴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第三十六章 準備挖煤和捕奴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四艘明輪船順著海岸線航行,乘著冬季的南向季風一路向南。

在爪哇島北部轉而向東,順著冬季的東南向海岸流,一路抵達巴新島西部。

然後向南穿過赤道無風帶,繼續穿過逆向的南赤道暖流,進入澳洲東部暖流範圍,順流而下。

太子在過去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裡麵,是真的專心的在為朱簡烜的建國做準備。

龍江造船廠實驗中的蒸汽明輪帆船,太子就要求直接一口氣改造了四艘。

同時調動原有的官民帆船,在冬季南向季風到來的時候,往澳洲航線附近島嶼上運輸儲存煤炭。

現在四艘蒸汽明輪帆船,大部分時間都開著蒸汽機,一路穿過了赤道和南赤道暖流。

航行到了澳洲東海岸範圍的時候,蒸汽帆船才暫時停用了蒸汽機,藉助風力駛向最終目的地。

船上還有煤炭,但澳洲東海岸洋流是由北向南的,去的時候順流,回的時候逆流。

所以按照任務規劃書,船隊留下這些煤炭,用在返程的路上。

鹹寧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,船隊來到了預定的吳國王都北一百三十公裡處。

朱簡烜和皇帝父親、太子大哥討論王都規劃的時候,提到了王都北方的河穀可能通往山脈後方。

山脈後方可能也有大平原,未來也許有機會開荒種田。

曹振東也得到了相應的任務,就在這裡用小船放下了二營一個連,讓他們負責弄清楚河穀的情況。

還給他們留下了三艘小船,三輛特彆準備的自行車,作為相互之間快速傳遞訊息的工具。

然後整個船隊繼續向南航行,在第二天清晨抵達了預定的吳王都所在山穀。

四艘移民船在穀口的海灣底部下錨,澳洲第一師第一團除一營外的四個營的士兵依次下船。

首先勘察周圍的情況,佈設巡邏警戒崗哨,防止土著突然襲擊。

其他士兵一邊修建簡單的圍欄,一邊搭建軍隊駐紮用的臨時帳篷,一邊有序的卸載船上的貨物。

曹振東這個團長也帶著自己的軍令處下了船,在空蕩蕩的營地中間擺了三張桌子。

曹振東開始現場處理公務,現場簽署需要自己命令的檔案,現場迴應各方麵的直接請示,現場分配和決定更詳細的任務和安排。

第一艘船卸載下部分士兵,載著劉彪的第一營繼續南下,前往澳洲南部的海灣探索。

二營分負責詳細勘探王都所在山穀和周圍的情況。

三營負責砍伐樹木,在營地周圍搭建未來的短期的住宅區。

四營嘗試種植玉米,現在澳洲是夏天,而且王都附近氣候接近江淮地區,正好可以種秋糧。

都說澳洲土地貧瘠,現在要試試能不能種出糧食來,到底能種出多少來。

曹振東和手下官兵都覺得,不可能一點都種不出來。

王都這裡雨熱也都不缺,林地下麵還有大量**的枯枝落葉。

這些東西數萬年積累下來,總會形成一些有機肥料的。

就算更下麵的土真的不行,這些腐植至少也能供應幾年的營養。

五營負責巡邏警戒,同時繼續卸載貨物。

三艘移民船上搭載了大量的生活用品、耐儲存的乾糧食品、農業和手工業工具,卸載東西也需要時間。

將近兩千人忙活了十天之後,曹振東這邊基本上安頓下來了。

船上的東西也已經全部卸載下來了,船隊正準備再稍微修整一下,就要返回本土了。

結果就在這時候,北方山穀的探索隊的通訊員,和另外兩個護衛的士兵一起,騎著自行車氣喘籲籲的趕過來見曹振東。

曹振東看對方來的緊張,還以為是探索隊伍遇到大量土著襲擊,結果對方送來的是一個好訊息。

探索隊還冇有找到山穀的儘頭,但是在山穀裡發現了露天煤礦。

探索隊簡單勘察之後發現,發現這個煤礦開采真的太方便了,順著地麵往下挖就是上好的硬煤。

曹振東聽了之後也是一愣:

“王都北山穀裡麵就有露天煤礦?這也實在是太走運了吧。

“對了,帆船上的蒸汽機要用煤,來的時候就是要省煤,所以纔沒有放開了跑?

“這裡有了煤,我們點裝上去,他們回去的時候不就可以放開跑了嗎?”

二營長周大虎在旁邊說:

“團長,船上的蒸汽機是要用煤,但是我們怎麼運出來?

“那山穀說是離海邊挺近的,但是多少也是七八十公裡路啊,關鍵是冇有任何道路。

“我們可冇有帶多少駱馬,自行車也就隻有幾輛。

“人揹回來一點煤生火做飯用還行,供船上的蒸汽機根本不夠塞牙縫的。”

曹振東張嘴就噴:

“你小子傻啊,你們勘探的是什麼地方,那是一條河——的兩側的山穀。

“把咱們帶來的小船都送過去,人在河岸上拖著船下來不就行了?

“上去的時候空船,人拖著應該也不費勁。

“下來的時候載著煤,但是順流而下,不用力就能走,人拉著控製方向,彆翻船了就行了。

“實在是船不夠,也懶得往上拖船,直接在山穀裡麵砍樹,做木筏子飄下來也行。”

周大虎恍然大悟:

“團長英明啊,我怎麼就冇想到啊!”

曹振東不知道這傢夥是不是真的冇想到,反正也不影響自己的命令:

“你把二營全調出來,先去北河穀挖煤,船上水手也都去挖煤。

“讓負責建房子和種地的三營、四營自己組織勘探。

“我去讓五營分一批人出來,帶上盔甲去內陸周圍山上和內陸抓崑崙奴。

“以後會讓這些崑崙奴挖煤,我們的人負責運送。

“跟兄弟們說清楚,有了充足的煤炭,船才能跑得更快,才能讓船快速的往返。

“能夠讓水手們早點回家,也能保證我們大家的補給安全。”

曹振東是頂頭上司,在這裡就冇有比他大的,關鍵是這個命令也合理。

周大虎當然不敢怠慢,馬上去召集自己下屬的士兵。

曹振東親自簽署了命令,去船上調所有水手聽從周大虎的命令。

周大虎帶隊乘坐大船北上,在吳王都北河穀口下錨,帶著小船到河穀中遊去挖煤。

大船上的移民和貨物已經卸下來了,能夠比來的時候裝載更多的煤炭。

本來因為冇有足夠的煤炭,逆風返航的速度會非常慢。

現在暫時停在這裡不返航,所有人都去挖煤補充燃料,最終折算下來的回程速度,可能比逆流硬跑更快。

關鍵是煤礦開出來,以後就可以在河口囤煤,下次船再來就能直接裝煤走了,不用等了。

曹振東親自去安排抓崑崙奴的事情,曹振東覺得這件事情明顯非常重要。

因為這是都督府下發的行動方案上專門寫的,軍器司還專門提供了護甲,主要是加了麵罩的鎖子甲。

由於槍械的威力越來越大,攻擊力遠遠超過了防禦力,常規盔甲的防禦力失去了意義,各國的正規軍都在逐步放棄盔甲。

傳統騎士的全身鎧甲基本都淘汰了,通常隻有騎兵纔會保留部分胸甲。

但是這時候的土著可冇有槍械,大明也絕對不允許商人把槍械賣給土著,否則要按照叛國罪抄家滅族。

再加上如果用槍械遠距離攻擊土著,容易直接把土著打死或者打成殘廢,或者是乾脆直接嚇跑,也就冇辦法當苦力了。

所以都督府專門製作了部分盔甲,讓士兵穿上去誘捕、哄騙、購買,乃至用冷兵器強製抓捕土著。

主要用的手段還是誘捕,盔甲隻是防止士兵被土著偷襲殺害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