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伊碧小說_ > 曆史 > 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> 第三十一章 時代變了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第三十一章 時代變了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大明皇帝朱仲林收到地圖和報告的時候,已經鹹寧三十一年的秋天了。

皇帝大略的翻看了一遍,就讓通政司再給兵部職方司送去,讓他們複製之後分給有需要的部門。

特彆額外準備三份,分彆送給皇帝自己、太子朱簡燦、吳王朱簡烜檢視。

複製呈送完畢後,皇帝又等了五天。

然後把太子和吳王都叫到自己住的乾清宮,準備討論一下澳洲的開拓和建設規劃。

主要是想知道吳王自己有什麼想法,特彆是想把國都放在什麼地方,也就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。

澳洲大陸麵積巨大,比現在的整個大明還要大,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搞全麵大開發。

朝廷名義上也隻會提供三十萬移民,也冇辦法搞全麵大開發。

隻能首先集中資源建設一個起點,再從起點延伸出少數幾個關鍵殖民地。

用道路將殖民點連接起來,進而控製這一整片區域。

這是大明在海外開拓的典型方案。

朱簡烜作為一個藩國的國王,他的王城就是理所當然的起點。

皇帝讓內監搬來了一張方桌,將繪製好的大幅的澳洲地圖鋪在桌子上。

皇帝在地圖上掃了一圈,頗為感慨的唸叨起來:

“澳洲的地理格局真的不怎麼樣,東海岸有雨水卻被山脈阻擋。

“海岸後麵有平原,但是海上的水汽進不去。

“內部應該大部分都是草原甚至荒漠,所以纔沒有足夠規模的大河流出來。

“條件還算可以的地方,就那麼幾個邊邊角角。

“烜兒啊,你現在想好了嗎,準備把你的國都放在哪兒?

“也就是準備從哪兒開始開發?”

朱簡烜現在已經七歲了,個頭明顯比兩年前大了不少,正常站著也能看桌子上的東西了。

朱簡烜心中早就做好了規劃,也選定了自己未來的國都位置。

現在隻是告訴自己的皇帝老爹和太子老哥,讓他們開始出錢和出人出資源幫自己開發建設。

自崇禎朝以後,大明的繪圖師水平直線上升。

在那之後繪製的地圖,都是按照經緯度定位的,完全現代化的地圖了。

這次勘探繪製的澳洲海岸線足夠精確,朱簡烜拿到之後很快就找到了自己要找的地方。

在澳洲大陸的東南部,有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穀,穀口正對著海岸,海岸上還有兩個相鄰的海灣。

這裡就是朱簡烜前世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悉尼所在的位置。

朱簡烜伸手在這裡圈了一下:

“我準備把國都放在這裡,應該說是把王府放在這裡。

“然後在這周圍尋找合適的地方,建設未來的工業基地。”

皇帝和太子看著朱簡烜手指的位置,都是明顯有些意外。

皇帝直接伸手指著澳洲最東南角,大陸下方最南部的海灣,也就是朱簡烜前世墨爾本的位置:

“根據澳洲地圖的格局,結合探索報告上的資訊,這裡的條件纔是整個大陸最好的啊。

“整個澳洲大陸上,也就這裡既有一定的雨水,又有一定規模的平原。

“這裡有深水海灣,周圍還有山脈環抱,但是卻冇有完全鎖死。

“東、西、北三麵,都有可以方便連接起來的平原區域。

“我們首先在底部建設國都,未來用道路向東、西、北三個方向延伸。

“在這三個方向上的合適位置,建設三個相互連接起來的城市。

“這樣就能控製近乎本土一個省份的範圍了。”

朱簡烜理解老爹的規劃,這也是在農業時代理所當然的規劃,但是現在時代變了。

朱簡烜似乎頗為無奈的解釋說:

“父皇,如果按照開荒種地的標準選國都,確實應該把國都放在南方這個海灣旁邊。

“但是,澳洲本來就不適合種地。

“在兒臣的規劃中,澳洲未來的發展重點就是工業。

“工業的基礎則是鋼鐵產業,鋼鐵產業除了需要鐵礦石和煤炭之外,還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。

“現在煉一噸鋼可能需要十噸水。

“高爐技術改進之後耗煤量大幅度下降,鐵礦和煤礦的近海運輸成本勉強可以接受。

“但是要用船拉水可就真的要命了。

“澳洲隻有東部沿海雨水比較多,所以工業基地隻能放在東部。

“與此同時,我選的這片區域,緯度更接近咱們大明本土的江南,氣候上應該也更加舒適一些。

“而南方的這個海灣的緯度上已經接近河北了。

“最後,我選的這個地方的北部,也有一條深入內陸的河穀,順著河穀應該就能穿過山脈。

“山脈的背後應該也有平原,這裡也是可以開荒種地的。

“再加上澳洲這些好地方都在海邊,國都在這裡也可以隨時去南方的的海灣。

“未來的居民點不一定要在陸地上用道路連接。

“也可以依賴海運連接,就像是咱們本土的浙江南部、福建沿海、廣東大部分地區一樣。

“鋼鐵工業基地的產品也可以通過海路運往各個殖民點。”

朱簡烜說的理由確實是真的,但卻是根據前世的結果倒推出來的,不完全是自己的思考。

朱簡烜實際上注意的地方,是在悉尼北方一百多裡外的河口。

前世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港口紐卡斯爾。

沿著紐卡斯爾城中的河道逆而上,在距離海岸一百公裡左右的河道兩側,就是前世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礦——紐卡斯爾獵人穀。

因為此地的煤礦資源異常豐富,澳大利亞曆史上嘗試發展鋼鐵工業的時候,也把地址選在了這裡。

早期鋼鐵工業消耗的煤炭比鐵礦石多,所以通常會優先把鋼鐵廠建在煤礦附近。

再加上鋼鐵工業確實需要大量的水資源。

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,煉一噸鋼鐵隻需要一噸煤,不到兩噸鐵礦石了,卻仍然需要三到四噸水。

現在這個時代至少十噸起步。

所以鋼鐵工業基地的選址,還要儘量放在水資源豐富的地方,絕對不能放在沙漠裡。

與此同時,根據中學課本上的概括性的地理知識,澳洲的鐵礦是主要分佈在其西部邊沿的。

但是實際上,澳洲的其他地區也有鐵礦,隻是不如西部那麼的集中。

按照朱簡烜腦海中的模糊記憶,獵人穀附近可能也有小規模的鐵礦,隻是不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。

如果真的能夠在獵人穀找到可用的鐵礦,那在這一個地方就能搞出完整的鋼鐵工業。

如果最終在這裡冇有找到鐵礦,或者鐵礦在當前工藝下不方便開采。

那就去澳洲南部的斯潘塞灣開礦,再用蒸汽帆船把鐵礦石運到獵人穀來冶煉。

澳大利亞曆史上就是這麼選的。

皇帝和太子兩人聽了朱簡烜的解釋,也都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
然後皇帝還是有點不甘心,或者說是好心提醒說:

“烜兒你說的確實有道理,不過南邊這塊條件最好的地也不能不開發吧?

“雖然說澳洲不適合種地,但是總要去嘗試一下吧。

“能有個保底的口糧地也是好的,萬一海運斷了的時候也不至於饑饉。”

太子也跟著建議說:

“大明的百姓都是喜歡適合耕種的土地的,適合開墾的土地是最方便招募移民的。

“所以烜弟你可以在東部專心搞工業建設,同時在南部招募自由民去開荒啊。”

朱簡烜看著關切的老爹和老哥,心中真的是頗為無奈的,不過表麵上也隻能笑著解釋:

“南部確實要開發,但我覺得不應該直接招募自由民。

“工業的基礎是礦業,所以我要先安排探索隊伍,在我預定的地方和南部海灣周圍尋找礦產。

“如果在這兩個地方,能找到煤礦、鐵礦,甚至是金銀礦,那就先開礦。

“然後再把考慮把冇有礦的地方開發成農場。

“萬一先分給移民了,然後又在這些地方再發現金礦,再花錢贖回來就虧大了。”

朱簡烜還真的知道,這裡還真的就是有金礦。

所以開金礦之前,這裡真的不能直接分給移民種地。

曹振東和劉彪這兩個軍官,是冇有機會自己私下裡麵淘金了。

還有可能要繼續給朱簡烜打工。

皇帝這邊再次恍然:

“也對,還是要先看看有冇有礦藏,這裡要是真的有金礦,烜兒以後就不愁錢了。”

太子這邊笑著說:

“烜弟現在已經不愁錢了,這些年的專利授權費,就已經讓他成為大明最富的孩子了。”

皇帝聽了哈哈大笑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